第 54 章

在宮中,蘇懷玉的宮女學堂辦得如火如荼,給沉悶的後宮注入了新的活力。這日,蘇懷玉在禦花園散步,看著園中的繁花與穿梭的宮女,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新奇的想法——舉辦一場詩會,讓大家能暢所欲言。

她將想法告訴了身邊的宮女,訊息很快在後宮傳開。妃嬪們平日裡被困在規矩森嚴的宮殿中,聽聞此事,紛紛響應,都盼著能在詩會中放鬆心情、抒發心聲。

詩會當日,陽光柔和地灑在後宮的庭院裡。庭院被精心佈置,四周擺滿了盛開的鮮花,花香彌漫,沁人心脾。宮女們早早擺好了筆墨紙硯,每張桌上都鋪著嶄新的宣紙,硯臺裡的墨汁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妃嬪們陸續到來,身著華服,光彩照人。靜妃穿著一襲粉色繡牡丹的長裙,頭戴鑲嵌珍珠的金簪,率先來到庭院,笑著對蘇懷玉說:“蘇妹妹,你這主意真是妙極了,可算能讓咱們拋開那些繁文縟節,好好樂一樂了。”蘇懷玉笑著回應:“姐姐能來,這詩會就成功了一半,希望今日大家都能玩得盡興。”

眾人圍坐在一起,蘇懷玉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說道:“今日詩會,主題不限,大家隨意發揮。我提議,咱們不妨寫些打油詩,輕松有趣,還能直抒胸臆。”妃嬪們紛紛點頭,對這個別出心裁的提議充滿期待。

麗妃第一個站起來,她輕輕整理了一下衣袖,念道:“朝堂風波湧,官員心思重。只願太平世,百姓少哀痛。”她的聲音清脆婉轉,詩句質樸卻飽含對朝政和百姓的關切,眾人聽後紛紛鼓掌。

接著,淑妃也站起身,神色略帶嚴肅,念道:“高官居朝堂,貪財又戀權。不顧民生苦,只把私利攬。”她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毫不掩飾對貪官汙吏的批判,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一時間,妃嬪們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非凡。有的感慨官員的不作為,整天無所事事,荒廢政務;有的同情百姓在苛捐雜稅下的艱難生活,生活困苦不堪。每一句詩都滿含著她們對朝政的深刻見解,以及對國家百姓的憂心。

玄鏡使作為詩會的記錄者,坐在一旁,專注地用手中的筆記錄著每一句詩。他原本負責整理宮中的詩詞典籍,接觸的大多是格律嚴謹、辭藻華麗的正統詩詞。此次受邀記錄這場特別的詩會,他心中滿是新奇。看著平日裡端莊矜持的妃嬪們如此大膽地表達內心想法,他深受觸動。這些詩句雖不合傳統格律,卻充滿真情實感,是對現實的真實映照,有著獨特的感染力,讓他不禁眼眶微微濕潤。

隨著詩會進入高潮,蘇懷玉也站起身,略作思索後,念道:“後宮深似海,心繫天下哀。願為蒼生故,詩韻寄情懷。”她的聲音堅定有力,詩句展現出雖身處後宮,卻心懷天下、期望為蒼生謀福祉的胸懷。

然而,詩會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皇帝耳中。皇帝聽聞妃嬪們以打油詩嘲諷朝政,頓時龍顏大怒。在他看來,後宮妃嬪理應恪守本分,不得幹涉朝政,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宮廷規矩。他立即下令嚴查此事,要找出始作俑者,嚴厲懲處,以儆效尤。

蘇懷玉得知訊息後,心中一緊,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她並不後悔舉辦詩會,這些詩句都是大家的肺腑之言,即便因此受罰,她也決定獨自承擔,絕不牽連其他妃嬪。

就在眾人惶惶不安之時,太後出面了。太後閱歷豐富,深知這些詩句背後的深意,也明白妃嬪們並無惡意,不過是抒發心中感慨。她召見皇帝,語重心長地說:“皇帝,這些孩子不過是有感而發,並無惡意。如今朝堂動蕩,百姓受苦,她們的話也值得你深思。後宮之人雖不能參與朝政,但她們的心聲也反映了民間的一些狀況,不可忽視。”

皇帝聽了太後的話,陷入沉思。他回想起朝堂上的種種亂象,官員們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又想到民間百姓在災年中掙紮求生的慘狀。最終,他決定不再追究此事,但還是告誡妃嬪們以後不得再犯。

玄鏡使將詩會的詩作精心整理成冊,取名為《鹹魚詩集》。他看著這本詩集,心中感慨萬千。這些詩作雖然不符合傳統詩詞的規範,卻充滿生命力,每一句都飽含著作者的真實情感。他決定將這本詩集妥善珍藏,或許日後後人翻閱時,能透過這些詩句,瞭解這個時代的真實面貌,感受她們對國家和百姓的深情。

這場後宮詩會,雖歷經波折,卻成為後宮中的一段佳話。妃嬪們藉此機會抒發了心中的情感,皇帝也從中看到了朝政的問題,開始反思自己的治理。而《鹹魚詩集》則被藏於宮中藏書閣深處,靜靜訴說著那段特別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