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當趙恆熙看見所有模特轉身,背後的服飾紋樣組合成完整的《千里江山圖》時破防了,她只讓溫婉用最短的時間收集各民族服飾,卻沒想到這些民族服飾是一整個系列的。

溫婉笑著解釋道,“之前準備建非遺建築群的時候我們就計劃這個個民族集體走秀的環節,所以也讓人先準備,昨晚連夜送過來的,其實還是半成品。”

趙恆熙恍然。

立刻叫程瑾瑜調來直升機,讓直升機從高空俯拍,把整個村落和這些色彩鮮艷的民族服飾化作一幅活態的文化長卷。

拍攝將近兩天,終於到了最後一個鏡頭。

“現在需要你說那段邀請詞了。”趙恆熙將溫婉帶到之前高宇發現的歷史老宅門口道。

這時溫婉已經換了一套漢服,她身著華麗的齊胸襦裙,緩緩從古老的宅院中走出。

淺粉色的上襦襯托出她白皙的肌膚,月白色的馬面裙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裙面上的龍鳳刺繡彷彿活了過來,在雲霧間飛舞。

溫婉手持竹簡,上面刻著“以衣為媒,以心傳承”八個篆字,緩步走到鏡頭前,她微微頷首,臉上洋溢著自信而溫暖的笑容,輕輕開口︰“親愛的朋友們,我是溫婉。

在華夏大地,非遺文化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歷經歲月的打磨,愈發閃耀動人。今天,我們以民族服飾為視窗,向大家展示各民族的獨特之美。

此刻,我身著的這件漢服,承載著漢民族千年的文化底蘊,從精美的刺繡到細膩的裁剪,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與匠心。”

鏡頭緩緩拉近,她的眼眸中映著飄落的銀杏與遠處的梯田︰“在此,我誠摯地邀請全國各地的朋友,加入我們的非遺文化之旅。

每一個非遺故事都是一段珍貴的歷史記憶,如果你知道那些動人的非遺故事,歡迎透過網路渠道投稿到河洛官方。

讓我們一起,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讓我們共同織就新時代的文化長卷。”

……

後期製作時,趙恆熙特意在影片末尾加入非遺匠人的工作畫面︰白發蒼蒼的彝族畢摩用鷹爪筆在獸皮上繪制圖騰,傣族老織工在腰機前穿梭引線,甦州緙絲大師對著強光檢查緯線密度。

畫面最後定格在溫婉穿著的漢服上,衣紋中的二十四節氣悄然流轉,化作“傳承”二字。

影片發布當天,河洛官網的投稿通道被熱情的網友擠爆。

有苗族銀飾匠人上傳了家族七代人的鍛造圖譜,有甦州繡娘分享了自己復原唐代蹙金繡的過程,還有皮影藝人展示了親手雕刻的精美皮影,從選皮、制皮到繪圖、雕刻、上色,每一道工序都飽含心血 ,並講解著如何透過獨特的光影技巧讓古老的故事在幕布上鮮活演繹;

更有竹編大師現場直播編織絕技,將普通的竹條化為造型各異、精巧實用的竹編器具,從生活中常見的竹籃到工藝復雜的藝術擺件,讓螢幕前的觀眾沉浸式領略傳統竹編的魅力……

溫婉驚喜地組織工作人員進行篩選有用的影片,給高宇提供了不少設計靈感。

遠在京都的傅閆坐在辦公室裡反復觀看影片,當看到趙恆熙在花絮中為模特調整服飾的專注神情時,嘴角不自覺揚起。

.vv.0

&n" target="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