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第二日天沒亮,李昭大喊一聲驚醒了,掀開被子發現自己渾身被冷汗浸濕了,清晨的風一吹,整個人忍不住顫了一下,夢裡那些纏人的鬼好像還沒有消散,籠罩在李昭四周。

蘇溪就在李昭隔壁,聞聲趕了過來,李昭應了聲過來開門,只見屋內李昭面色蒼白,頭發黏在臉上,臉上還帶著幾分驚魂未定。“沒事吧,這是魘住了?”

李昭長嘆一聲,搖了搖頭,沙啞道,“進來坐吧。”說著從桌上拿起茶壺,倒了杯冷茶飲下,揉著眉頭坐到的桌前,剛一低頭就見桌上擺著的一塊玉佩。

蘇溪跟在後面,緊張道,“我聽雲恪說你昨日自己回來路上遇上了事,又淋了雨吹了風。我昨日回來時見你屋內燈火已熄,怕擾你睡眠,想著一早來看看你。看你的臉色很是不好,把手給我,我給你看看。”李昭卻好似未聞,眼睛直直盯著手中的玉佩,用手來回摩挲著,蘇溪上手拍了下她的肩膀才回過神來,無奈道,“發什麼呆,將手給我,給你看看。”

李昭聞言伸出手來,蘇溪探上她的脈,皺眉道,“你這脈象數、沉、細,怕是昨夜一夜未曾好眠,我叫人給你熬上一副驚風散,你喝下後今日在屋中好好歇上一日。”

李昭今日果真將自己悶在屋內一整日沒有出房門,晚間雲恪回來後見她臉色好上一些,終於算是放下心來,說道,“以後你出門身邊還是得有個人跟著的好,萬一再有昨日的事,我可擔待不起。”

李昭點頭,看著一旁放著的玉佩說道,“你從何處見撿回來的?”

雲恪笑道,“不是我,是昨日你回房後,一個孩子送來的。”見李昭沒有反應,接著說,“他說是你給了他燒餅,還說對不起你,當時是他太害怕別人同他搶吃的才說了那樣的話。”見李昭還是沒有說話,雲恪坐到了凳子上看著李昭的眼睛說道,“我知曉你昨日見了那樣的場景,怕是心中有幾分委屈的。只是天災面前命都要保不住了,其他的更不要去考慮了,這是人的本性。你我生在高門,自是不知這一口吃的於他們而言有多重要,但就是這一口吃的,也許就是他們一家活下去的希望。”

李昭過了良久啞著嗓子說,“我曉得的,就連列侯世家都會為著家産多少爭個你死我活,更不要說現下他們在事關性命的關頭了。”她抬頭擠出一個笑,“我只是一時轉了牛角尖再加上昨日淋雨,頭有點痛,你放心,過了今日就好了。”

雲恪伸手拿過玉佩,見上面所繫的縧子已經被泥染得黢黑看不出了顏色,玉佩一角也被磕毀,一條裂縫順著玉佩蔓延,皺眉道,“上好的白玉就這樣被毀了,好生收著吧,到時回長安看看能不能找手藝精湛的老師傅修補好。這縧子叫人給你洗洗?”

李昭將縧子拆了下來,把玉佩好生收在了錦囊裡,說道,“洗不幹淨了,還是直接扔了吧。”

雲恪看著已經髒的不成樣子的絲線,嘆道,“行吧,那玉佩我記得是你最喜歡的,一戴就是好幾年,還是找人修補的好。”

李昭攥著錦囊,搖頭道,“再怎麼樣,上面的裂痕也沒法子消失的。”緩了緩李昭問道,“來時的路可通了?何時物資才能送來?”

雲恪搖頭,“比我們想的嚴重,怕還得六七日。今日叫來了城中商賈,一般他們家中多少會備些餘糧,我同都尉與他們商議看能不能拿些出來先救急,等到時朝廷的救濟糧到了再還與他們。”

“如何?籌得多少?”

“他們只說回家看看。”

李昭心中瞭然,“如今情況不明,沒人帶頭,誰也不會當這第一人。不過商人逐利,許些好處還是有用的。”

雲恪嘆氣,“沒用,與他們說了,如今出一倍糧食,將來朝廷雙倍奉還。”

李昭諷刺道,“他們可不缺你這些糧食!與平民百姓比起來,他們家中金銀珠寶可是不缺的。”

“那你說他們要什麼?莫不是要我允他們後輩得入仕途不成,我可沒那麼大的權力!”

“你要真如此,怕他們恨不得將家中米粟全部捐出來,不要利還有名可以許啊!”

雲恪想了想也在理,拍手道,“如此是個好主意,不愧是你!我這就去找都尉商議!”說完就風風火火出了屋去。

過了一日,李昭如常出了門,蘇溪拉著她道,“你今日陪著我去岐陽書院吧?這兩日有不少流民饑寒交迫,染了風寒,我昨日光看病一整日裡就沒有歇下來過,你去幫我搭把手唄!”

李昭今日用過早飯陪著蘇溪去了岐陽書院,兩人一進去屋內圍上來好多人,一婦人懷中抱著一幼兒擠了進來著急道,“蘇大夫,求您先給我孩子看看,從昨日起已經哭了一整夜了,再這樣哭下去可怎麼是好啊!”

見婦人一直哭,甚至都要跪下了,蘇溪連忙扶著她說道,“您先緩緩,將孩子放到床上我看看!”

蘇溪掀開襁褓就見幼兒哭得是臉色漲紅,到現在已經是哭不出聲來了,問道,“可有喂他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