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團圓 芸兒在是全家的福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40章 團圓 芸兒在是全家的福氣
京城一處寓所內, 肖山躺在一個軟榻上,左腿纏著的麻布滲出暗紅斑痕。
窗外雨打芭蕉的聲音與屋內藥爐沸騰的咕嘟聲交織,將他的思緒拉回了最近這些日子驚心動魄的追逐。
門被推開, 曾芸芸隨著錦衣衛走了進來。在她旁邊, 還跟著一個老熟人——王本財。
肖山大喜, 掙紮著要起身, 最終還是被曾芸芸按了下去。
“父親, 你無事就好!無事就好!”哪怕沉靜如曾芸芸,哪怕她穿越後與肖山並無太多交集, 但深藏在這個身體裡的對肖山的敬愛, 依然讓他對肖山保持著尊敬。
“芸兒, 多虧你了!你和平兒的很多事情, 國棟都已經和我說過了。我很欣慰, 也很慶幸!”肖山所提的“國棟”, 是王本財的字。
待曾芸芸坐下,肖山也躺好,將案由娓娓道來。
那日, 肖山早晨出門, 遇到了來尋他的王本財。
王本財摸出半塊碎玉, 玉上還沾著暗褐色的血漬,說有人到肖家宗祠翻找東西, 被他偵知。打鬥之下, 他扯下了這個。
他還清楚記得, 那人的右腕內側有個銅錢大的胎記, 形狀像半隻蝴蝶。
肖山補充:“國棟之所以一直待在文峰村,是因為村子與寧王有些關系。只是具體是什麼,朝廷也沒查清楚。只是知道, 這個村子裡藏著一些關鍵的東西,一股暗地裡的勢力,一直在默默搜查這裡。錦衣衛自然不會錯過機會。”
當日,肖山接過玉細看,只見鳥翼處刻著細如發絲的“蘇工”二字,正是蘇州織造局的標記。他忽然想起一位好友名喚丁寧,在他壽宴那日,他隨侍的一個女子斟酒時袖口露出的玉鐲,也是這般質地。
丁寧住的地方距離文峰村很遠,在撫州,但是王本財帶著肖山,還是一路賓士到了那裡,只是時間已經入夜。
當日大雨,藉著雨幕掩護,他們看見一個戴鬥笠的打更人鬼鬼祟祟摸進巷尾宅院。那人走路時左腿微跛,鬥笠下隱約露出黥面的痕跡。門扉開合的剎那,月光照亮院內晾曬的綢緞——碩大的鳥翼圖案在雨水中伸展,與玉上一模一樣。
隨即,牆頭黑影掠過,嘚嘚的馬蹄聲混著雨聲遠去。那蹄鐵叩擊青石的脆響,分明是六瓣梅花的獨特韻律。這韻律,乃是寧王遺部的暗號。錦衣衛耗費了很大的心力才偵知此事
王本財大驚失色,沒想到真的與寧王扯上了關系。
隨後,王本財帶人潛入宅院,最後在馬槽底部刻著奇怪的符號,像是某種計數標記。
馬槽縫隙裡卡著半張燒焦的紙片,隱約可見被塗改後的一些字跡,只是猜不透具體的含義。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腳步聲。大家急忙躲入草料堆後,只見一個黑衣人提著燈籠走來,右腕內側赫然露出半隻蝴蝶形的胎記。
王本財剛要招呼大家捕獲來人,一支羽箭擦著他的耳際飛過,釘入身後木柱。
人群瞬間大亂,二十個竹筒同時炸開,卻不是井水而是刺鼻的紫霧。來人並未驚慌,而是冷笑著撕開夜行服——纏繞腰間的引火線正滋滋燃燒。
“火藥!”王本財剛喊出來,就是一聲爆炸。
碎石瓦礫中,當王本財醒來,早已不見了肖山。
他原本以為肖山與這個案子關系不大,沒想到來人卻棄他們錦衣衛於不顧,反而獨獨擄走了肖山。
肖山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一個狹小的祠堂中。祠堂供奉著無字的靈位。在祠堂中間的檀木桌子上擺著一本泛黃的婚書,上面寫著“寧王世子”四個燙金大字。
在肖山醒來後,祠堂進來了一個年輕人,他就是寧王世字的後人。
年輕人並沒有避諱自己的容貌,他臉色蒼白,向肖山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十二歲那年的上元夜,他的母親在井邊哭泣,說家中已經沒有糧食,活不下去了。
至於他的父親在哪裡,母親一直搖頭。他自出生起,就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後來,他在自家小院後面的小祠堂裡發現了這本婚書,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家是朝廷的欽犯。
“為什麼現在才告訴我?”當年他雙目赤紅,婚書在他手中簌簌作響。
“告訴你又能如何?你能報仇嗎?”,母親慘然一笑。
再後來,有人找上門來,這些人就是寧王餘部,準確地說是寧王餘部的後人。他們說,寧王侍衛中有一個姓肖的,當年頗得寧王信任。寧王似乎留下了一個寶藏,只有肖姓侍衛知曉。只要找到了寶藏,就有報仇的機會。
講到這裡,肖山嘆了口氣,聰慧的曾芸芸已經知道了其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