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京中少年 王爺愛科學(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29章 京中少年 王爺愛科學
第二日上午, 店內走進來一位少年,身著錦袍,那錦袍的面料極為華貴, 上面繡著精美的花紋, 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光芒。少年體態雍容華貴, 身形修長玉立, 頗具風采。
他的頭發梳得整整齊齊, 用一根玉簪固定住,顯得格外精神。不過他的眼神卻四處遊移, 似乎對這裡的一切都感到頗為新奇。
一邊踱步四處探頭探腦地仔細檢視, 他嘴裡還念念有詞:“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為感, 感則必有應, 所應複為感, 所感複有應, 所以不己也。感通之理,知道者默而觀之可也。”
阿豐趕忙上前迎了過去,問道:“客官可是要買粉絲?”阿豐的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 期待著能夠做成一筆生意。
少年撚起一根粉絲, 滿是好奇地問:“這粉絲是如何做成的?如此僵硬, 吃進腹中,豈能消化?”少年的手指修長而纖細, 輕輕地捏著粉絲, 仔細地觀察著。
阿豐回答道:“用水一煮, 就變軟了。”阿豐的語氣中充滿了自信。
少年又問道:“為何水煮就能變軟?”少年的眉頭微微皺起, 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阿豐說道:“或許與稻米一般,放入水中就煮軟了。”阿豐努力地回憶著自己所知道的知識,試圖給少年一個滿意的答案。
少年繼續追問:“為何要煮?為何冷水不能讓米熟?為何米入沸水能熟, 而石頭則不可以?”
少年這連珠炮一般的問題,讓阿豐頓時回答不上來了。阿豐的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神情,無奈地看了看坐在裡面的曾芸芸。
曾芸芸見此人不像是故意胡攪蠻纏之人,便起身說道:“這位客官,粉絲能被沸水快速煮熟,只是因為溫度越高,這些食物就越容易改變形態。不僅僅是變熟,也有可能會變爛。您想一想,為什麼在冬天,稀粥可以儲存好幾天,而到了夏天,可能一晚上稀粥就會餿掉。”
少年聽了曾芸芸的講解,眼睛頓時一亮:“你說的這番話,倒是有點意思。確實,雖然我沒有觀察過稀粥,但是一些糕點在冬天確實比夏天儲存得更久一些。可是,為什麼溫度越高就變化越快,溫度越低就變化越慢呢?”少年的眼神中充滿了求知的慾望,他期待著曾芸芸能夠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曾芸芸畢竟在後世接受過系統的教育,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知識還是保留了一些。不過,直接用後世的說法告知這個時代的人是不可行的。他們根本聽不懂那些術語。就算解釋清楚了那些術語,他們也難以理解,或者壓根不會相信。
曾芸芸想了想,說道:“有些東西是恆定不變的,就像太陽總是東升西落,而不是西升東落,溫度高確實能讓一些變化來得更快一些,而溫度低則難以實現。花草樹木在冬日不怎麼生長,而夏天則能夠很快長出茂盛的枝葉,差不多也是類似的原因。”她努力地用這個時代的人能夠理解的方式來解釋科學原理。
少年聽了,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不對,不對,這裡面一定還有更為準確的原因。你這些解釋,稍微有些牽強了。不過,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現象,確實如此。我還需要再仔細琢磨一下。我一定能夠查清其中的緣由。”少年的臉上露出了堅定的神情,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找到答案。
少年放下了這個問題,雙手負於身後,問道:“我自京城而來,常聽人說當今天下的財貨聚集於京師,而其中半數産於東南,其中江西的百工技藝之人數量頗多。來到這裡,我也看到這裡的棉、麻、煙、茶、瓷、紙、藥、書、礦等都相當不錯。既然如此,你為何想要做這粉絲生意?這東西很多人聞所未聞,又怎麼可能會去購買?”
曾芸芸說道:“就是因為沒人去做,才有去做的價值。而且,任何生意都是有第一個人去嘗試的,就像地上原本沒有路,總是要有一個人勇敢地去走,走的人多了才會形成道路。”
少年突然做出了齜牙咧嘴的表情,臉上滿是驚訝,拍手說道:“真是奇怪!為何我總感覺你說話如此有道理?不行不行,我可不是盲目跟從之人。這裡面肯定存在什麼問題。”少年在原地轉了兩圈,彷彿在思考著什麼深奧的問題。
少年又問道:“既然你對做生意有些獨特的見識,那我且問你:現在天下聞名的瓷器産於景德鎮,而我聽說景德鎮曾經是向吉州窯學習,可為何景德鎮能夠後來居上,而吉州窯則漸漸沒落?你可不要以你並非工匠為藉口,說自己不曉得。”少年的眼神中充滿了挑戰的意味,他想看看曾芸芸是否真的有足夠的知識和見解。
曾雲雲笑道:“你這可並非什麼考校。身在廬陵,我們多多少少都知曉一些制瓷業的事情。江西制瓷真正得以發展還是在宋真宗景德年間。當時在那裡派遣官員設定鎮所,後來吉州窯的窯工大量遷入,而那邊的高嶺土也不斷被開發使用,景德鎮就後來居上。另外,他們的青花瓷燒造的工藝在全國獨佔鰲頭。青花瓷的銷量極為廣泛,漸漸地,景德鎮就成為了制瓷的中心了。當然,景德鎮産瓷能夠位居天下第一,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技藝先進,還有其他的一些條件。比如,朝廷和地方的官府對那裡的投資,另外就是他們擁有一些得天獨厚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