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製作粉絲 曾芸芸的商業頭腦

製作粉絲的手工機器在眾人齊心協力、歷經許多個日夜的不懈努力之下, 終於成功地製造出來了。那是一個看似簡陋卻凝聚著眾人智慧與汗水的奇妙裝置。機器的各個部件雖然略顯粗糙,但每一個榫卯都在訴說著大家為之付出的努力。

當機器開始運轉,一根根粉絲從出口緩緩吐出時, 眾人的目光中都充滿了期待與緊張。

産出的粉絲粗細不均, 色澤也略顯平常。然而, 當這些粉絲經過簡單烹飪做熟之後, 那獨特的香味瞬間彌漫開來。眾人懷著忐忑的心情品嘗一口, 頓覺味道相當不錯。那爽滑的口感,帶著絲絲糧食的清香, 在口腔中散開, 令人回味無窮。

曾芸芸站在一旁, 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她一邊細心地囑咐參與製造的幾個人依據使用情況繼續對裝置加以改進, 一邊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粉絲的量産工作。她那堅定的眼神和忙碌的身影, 彷彿在告訴大家, 一個新的商業篇章即將開啟。

與此同時,曾芸芸的第一家店面最終還是開在了府城之中。租賃店面這一重要事宜是由阿豐去操辦的。

那一日,阿豐早早地便穿梭在府城的大街小巷, 四處打聽合適的店面。他的腳步匆忙而又堅定, 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說來也巧, 這店面恰好租在了春香樓的對面。春香樓那華麗的裝飾和熱鬧的氛圍與即將開業的粉絲店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曾芸芸對於春香樓既不存在歧視的態度,也沒有太多的好感。她只是一心想著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店面。不過優質的店面一時間著實難以尋覓, 既然開在了這裡, 那便就開在這裡吧。

又忙碌了好些日子, 店面總算有了些許模樣。那原本陳舊的房屋經過重新粉刷, 變得煥然一新。店內的貨架擺放得整整齊齊,上面陳列著各種包裝精美的粉絲樣品。雖說日後會聘用夥計幫忙打理,但在最開始的時候, 還是曾芸芸帶著阿豐親自坐鎮。他們每天早早地來到店裡,打掃衛生,整理貨物,迎接每一位可能的顧客。

帥嘉謨和他的家人暫時依舊留在了新村。新村那寧靜的環境和友好的村民,讓帥嘉謨一家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一方面,想要留住這個人,首先就得留住他的心。新村有充足的飯食供應,每一頓飯都充滿了家的味道。那香噴噴的米飯,新鮮的蔬菜,還有偶爾能吃到的美味肉食,讓帥嘉謨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有安穩的房屋居住,那一間間整潔的房屋,雖然簡樸,但卻能遮風擋雨,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港灣。還有書可讀,村裡的那間小小的書屋,收藏著各類書籍,徹底解決了帥嘉謨的所有後顧之憂。

另一方面,阿豐還會時常回村裡,正好能向帥嘉謨請教問題。每次阿豐回到村裡,帥嘉謨都會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地解答他的疑問,他們之間的師生情誼也越來越深厚。

帥嘉謨一家顛沛流離、擔驚受怕了許久,來到這裡之後,才漸漸略略安心下來。待了沒幾日,他們全家都完全放鬆了下來。新村的環境實在是太過宜居宜人了。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大地上,鳥兒的歌聲便會在耳邊響起,彷彿在演奏一場美妙的音樂會。村裡的小溪潺潺流淌,清澈的溪水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和遊動的小魚。

帥嘉謨全家都對阿豐這個憨厚又聰慧的少年極為喜愛,而阿豐也真正把帥嘉謨當成了自己的老師對待。每次從府城或縣城回去,都會給帥嘉謨或者他的家人帶一些東西。有時候是一本珍貴的書籍,有時候是一塊美味的糕點,每一份禮物都承載著他的心意。

阿豐租的這個店面帶有一個後院,不僅可以住人,還能夠充當臨時的倉庫使用。後院裡擺放著一個個大箱子,裡面裝滿了剛剛生産出來的粉絲。那一根根粉絲彷彿在等待著被送往千家萬戶,為人們帶來美味的享受。

這日傍晚,肖平因為與書院的幾位朋友在府城舉行文會,沒有留在店裡。肖平身著一襲青色長衫,頭戴方巾,氣質儒雅。他與朋友們圍坐在一張圓桌旁,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和一些書籍。他們時而高談闊論,時而低頭沉思,討論著詩詞文章的精妙之處。

阿豐則外出推銷粉絲去了。阿豐揹著一個大大的包裹,裡面裝滿了各種口味的粉絲樣品。他走在府城的街道上,一家一家地拜訪商戶,向他們介紹著自家的粉絲。

曾芸芸剛剛關閉了店門,就有快馬疾馳而來。那匹馬高大健壯,毛色光亮,四蹄翻飛,揚起一片塵土。馬停歇之後,從馬上翻身下來一個氣喘籲籲的年輕男子。

這個男子,曾芸芸曾經見過一面,乃是當日在縣衙內曾芸芸、肖平與陳鵬相見之時,侍立在陳鵬身側之人。當日觀其模樣,似乎是陳鵬的族人,甚至有可能是其族弟,前來此處幫忙幫襯。

下馬之後,他向四周的百姓詢問了一番,又仔細看了看曾芸芸,確認了身份,隨即掏出了書信一封,遞給曾芸芸說道:“我兄長讓我把這封信親手交給曾姑娘。”他的臉上帶著急切的神情,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曾芸芸略帶疑惑地接過信之後,這人又翻身上馬,拱手作別之後就匆匆離開了。那匹馬在他的駕馭下,再次飛馳而去,很快就消失在了街道的盡頭。

信中的言辭寫得十分客氣,說是京城之中來了一位陳鵬的舊友。那人如今就在府城,明日將會來到店中。陳鵬請肖平和曾芸芸幫他招待一番。另外,陳鵬還特別強調,此人性格有些古怪,讓肖平和曾芸芸多多擔待包容。

因為往返路途不便,肖平、曾芸芸和阿豐就住在了後院。沒過多久,肖平和阿豐相繼返回。晚飯之時,曾芸芸提起了這件事情,說道:“縣尊既然開口了,我們自然要好好款待。平哥兒,縣尊的舊友定然是位讀書人,你可以與他多多交流溝通。這人,說不定還與三舅熟識呢。”肖平點點頭,說道:“正好藉此機會見一見京城之中的人物。”

肖平的臉上露出了興奮的神情,他對於即將到來的客人充滿了好奇。

阿豐未曾與京城人氏打過交道,心中也是十分好奇。他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曾芸芸和肖平的對話,腦海中想象著京城人的模樣和生活。

隨後,曾芸芸又詢問起了阿豐的推銷情況。阿豐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無奈的神情,他詳細地向曾芸芸講述了自己一天的經歷。阿豐說只有藍府願意購買一些,其他人縱然有購買的意願,也只是留下了樣品,說以後再做決定。

曾芸芸道:“阿豐,明天你與我在集市一趟。”

第二天一大早,他們便早早地起來,開始謀劃著如何開啟粉絲的市場。曾芸芸深知,在這個時代,傳統的商業手段或許可行,但要想快速開啟局面,必須得有創新的思維和果敢的行動。

他們在集市上擺一個顯眼的攤位,親自向過往的行人展示粉絲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