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妮有點意外。

李靜好和彭毅兩人能看得出來對初中知識很紮實的——畢竟是從寒門考出來的大學生。

但是讓她意外的是,這兩人有一個共同缺點:首次站在講臺上時,兩人都很靦腆……準確來說還帶有幾分自卑,面對臺下的學生,說話磕磕絆絆的,連眼睛也不知道往哪處放。

反而是林玉蘭挺讓她吃驚的。

林玉蘭站在講臺上,一開始也有幾分羞怯,不過很快她便露出微笑,落落大方地教學起來。

“葉、葉老師。”

李靜好的臉還是通紅的,帶有幾分窘迫和沮喪:“我和彭毅是不是不合格?”

葉春妮沒說話,也沒看她,輕擰著眉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葉老師,你還能給我一次機會嗎?”

彭毅也挺沮喪的,不過男生的膽子始終比女生要大上幾分,他還是厚著臉皮請求道:“我會好好表現的。”

“葉老師,你給他……”林玉蘭頓了頓,才改口繼續往下說:“給他們一個機會唄。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很好的,都是拿獎學金的,一定可以勝任輔導老師這個兼職。”

葉春妮輕抬眸光,瞥了眼林玉蘭。

她不是在想要不要再給機會李靜好兩人試課,而是在感慨不同環境出來的人,性格果然有很大的差別。

李靜好和彭毅兩人都是窮人家的出身,兩人從小到大估計都是內向、自卑的性格;反觀林玉蘭,她的家庭條件應該不錯,才能養出一個開朗大方的女兒。

其實論知識水平,李靜好兩人應該比林玉蘭更要好。

“你會教英語嗎?”

葉春妮忽然問林玉蘭。

“英語啊。”

林玉蘭表情露出幾分為難,“還行吧,我高考成績裡面,英語是最差的科目。”

葉春妮嗯了聲。

1983年英語才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剛開始時還是隻有30分的。經過三年的摸著石頭過河,雖然說有些老師大概摸索出學習英語的方法了,那也是僅限於大城市的老師。

像高涼縣城這種小城,學校老師們對於怎麼教英語還是很頭痛的一件事,依然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她以為林玉蘭出身好,家裡應該會比較重視英語的教學,看來也是差不多。

“我可以再給你們上一課的機會。”

葉春妮對李靜好和彭毅說道:“如果你倆在講臺上說得還是磕磕絆絆的,那就沒辦法了。”

雖然她也很想幫助寒門子弟,她也知道出身不好的人要爭取到一個機會有多難。

但是如果影響自己輔導班的聲譽,還是算了。

否則,要是學生們回去說,新來的老師說話也不利索的,家長們還怎麼放心?

別人給了錢,可不希望教導孩子的老師是個結巴,換她也不樂意。

有時候,不是她冷血無情,而是生活逼著要她冷血無情。

再說,機會也是靠自己掌握的,如果連這點也做不到,那麼這兩人也的確不適合當老師。

李靜好和彭毅用力點頭,前者還悄悄攥緊拳頭,他們兩人也很清楚錯過這次機會,葉春妮是不會留情面的。

“林玉蘭,我可以給你說說學習英語的方法。”

葉春妮又望向另一個人:“你膽子大,再刻苦學習幾天,應該沒多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