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的人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肉,如果是特別貧困的家庭,幾年吃不上一頓肉也是常見的事。

大家都認為梁麗英是屬於後者。

畢竟一個寡母帶著一個女兒搬到老屋獨自生活,條件能好到哪裡去?

結果卻讓他們大跌眼鏡。

看著擺在桌上的一碟竹筍炒肉、一盆土豆燉排骨,還有一條紅燒魚,村長砸吧砸吧了嘴巴,又驚訝又好奇地追問葉春妮:“小侄女,你打的是啥工啊?賺的錢不少?能買得起這些肉和魚?

葉春妮微笑,她叮囑過媽媽,暫時不要告訴大家,她做的是什麼生意。所以梁麗英便含糊的說是在城裡賺錢,大家都以為她是找了份工作而已。

“有得吃你就吃,”丁婆婆在旁邊不耐煩地搶答道:“你管小侄女做的是啥工作,她能賺錢回來養家,不用吃百家飯的就行了。”

村裡特別貧困的家庭,有時候左鄰右舍看不過眼的,今天這家給幾條紅薯,明天那家給一小袋米,直白的說是吃百家飯的。村裡有一戶這樣的,大家嘴上不說,其實多少也覺得是種負擔,畢竟這年代能讓全家人吃飽都很不容易了,哪裡還顧得別人?

“丁婆婆,”村長在外面怎樣耍威風,在丁婆婆面前也不敢造次,“我就是好奇小侄女的本事。”

“等你問東問西地問完,桌上的菜都被吃沒了。”丁婆婆直接用筷子把肉都往自己面前拉,“你這麼好奇不用吃了,我一個人全吃掉。”

“哎,丁婆婆。”

村長這才住了口。

葉春妮感激地看了一眼丁婆婆,她的事業剛起步,不想讓人知道得太多,免得招來禍端。

目前她是更偏向悶不做聲地拼事業,等到做出一定的業績後,再讓人大吃一驚。

宴席的氣氛很融洽、熱鬧。之前看不起梁麗英的人,藉著酒意說好話,還有幾個嬸子拉著她的手說明天一起去鎮上趕集。

梁麗英從來沒受過這樣的待遇,有些木訥,有些受寵若驚。

以前的她只是葉家的一頭老黃牛,除了幹活,葉家的人正眼也不帶瞧她的,甚至連過節時的吃飯,她忙裡忙外地做完一桌子菜,別人吃飯也不叫她,最後她只能捧著碗站在一邊吃剩菜殘羹。

她的男人春妮的爸在世時,也不是不管她,然而在她之上還有一個葉老太婆,春妮爸又特別愚孝,乾的活賺到的錢從來沒到過她的手,都是給了老太婆。

還叫她對老人要多忍讓,梁麗英忍了一年又一年,以為自己這輩子的生活一眼望到頭了,不是累死,就是在累死的路上。

沒想到春妮憤然帶她搬出來,然後兩母女的日子越過越好。

好得村裡以前瞧不起她的人都主動示好了,在葉家丟沒的尊嚴,她們現在是一件一件的撿起來,這日子是越過越有盼頭了。

梁麗英有些感慨,忍不住握緊葉春妮的手。

葉春妮察覺到媽媽的情緒波動,回頭看她一眼,“媽,怎麼了?”

“沒啥。”

梁麗英趕緊低頭拭了一下眼睛,“進沙了而已。”

葉春妮哪裡看不出她的感慨,但是也不揭穿,順勢拉起葉春豔的手。

“我們三母女只要心是在一起的,力往一處使的,日子是會越來越好的。”

梁麗英和葉春豔緊緊握住她的手,三母女相視而笑。

“奶奶,外婆她們是不是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