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發兵玉門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紫禁城裡五萬明軍集結,浩浩湯湯,聲勢浩大地結成一條長龍緩緩朝西進發。在皇帝朱見深的授意下,大將軍韓雍與撫寧侯朱永二人為徵西正副元帥,統領五萬兵馬直接奔襲至玉門關前線。
軍陣之中旌旗獵獵作響,發出“呼呼”的巨響。軍號由低沉漸漸高昂,君臣相送,鐵蹄錚錚。杯酒入塵化土,壯大軍威,
“明軍威武!明軍威武!明軍威武!”三聲山呼作罷,朱永與韓雍拜別皇帝與諸多大臣,翻身上馬再三道別,繼而輕輕一夾馬腹催動大馬奔跑起來。
京城據玉門關千里之遠,即便朱見深得知自己派遣的賜婚使團在西域遭逢變故,知曉眼下搭救必然來不及,但是給韓雍朱永二人下達的死命令就是蕩平西域,掃清寰宇。
西行路上,撫寧侯朱永坐在馬鞍上搖搖欲墜,無精打采地打著瞌睡。他本來可以在京城裡享受兩日清閒日子,自己也是一把年紀上來,睏意陡漲,即便四行軍打仗也提不起半分精神。
少時,探路的哨兵快馬奔回,朗聲叫道:“元帥!元帥!過了前面那條官道就進入宣府一帶了,過了宣府、大同我們便要走一條道,那條路略有荒涼但是可以直達玉門關。”
朱永趕緊回了回神,眨了眨惺忪的睡眼與韓雍拿過一張行軍地圖。韓雍將地圖舒展開指著一條道路對朱永說道:“老將軍!這裡,還有這裡應該就是兵部為我們規劃的行軍路線,不知道這條路行走如何?”
韓雍自然知道自己一貫在江南一帶領軍打仗,至於北方的戰事,特別是西北地區他通曉的並沒有老將軍朱永熟絡,故而拿過地圖來請教一番。
朱永對於這西北戰事路線都諳熟於心,講起來更是輕車熟路,他指著這條行軍路線說道:“兵部的安排確實考慮周全,我們路過宣府、大同之時,這裡的路容易行軍,即便遇上惡劣的天氣也不會耽誤我們的行軍速度!”
韓雍點頭,朱永繼續說道:“我們轉過這條直達玉門關的大路也是當年大漢疏通西域,張騫每次出使必走的道路,道路尚可,只是歷經千年早就滄海桑田,變化甚大,到達玉門關前的這個深谷便是一處打埋伏的絕佳之地!”
“這個深谷兩側高山林密,自古以來是兵家行軍之大忌,不可走這裡啊!”朱永蹙起兩邊花白的眉毛,臉上的皺紋一鬆一緊地收放緊縮,臉色甚是難看。
韓雍便問道:“那還有什麼路可以繞過這座山谷!以防萬一,我們還是不要冒險!”韓雍自來小心謹慎,不敢冒犯,何況自己手中還捏著五萬人的性命,更加小心翼翼。
朱永犯難道:“此處山高林密,如果要繞過谷底這一條路那麼就只能走那崎嶇難行的山路老林,只怕我們這些高頭大馬,軍械輜重只能靠手提肩扛,車是難以行進!”
韓雍自與朱永的攀談來看,朱永這老將分明就是一張西北的活地圖,起初他還不明白為什麼朱見深要把一個年邁的老將分配給自己做副元帥,此時他才知道朱永對於西北一帶甚是瞭解,行軍打仗,攻防進退都省去了很大的麻煩,由此他不由得放低了身段,漸漸重視起面前的這位一路之上迷迷糊糊,常常打瞌睡的老將軍。
“元帥此時應當做個決斷!或者我們另尋別路!如果走這條路必然會面臨一些取捨!”朱永最後提醒韓雍道。
韓雍當然聽出來朱永老將軍話中含義,略顯猶豫地喃喃道:“老將軍!莫不是在說笑嗎!兵部規劃的行軍路線怎麼能夠擅自更改!我們這樣做可是殺頭的死罪啊!行軍路線斷然不能更改!”
雖然韓雍話是如此,但是他也不忍將大軍置於危險之中。這條路就是硬著頭皮也得走下去。
朱永明白韓雍的決然心意便說道:“既然元帥心中已有定論,那老夫也不好再說什麼!您就直管做下決斷,是進是退老夫都聽從元帥安排!”
韓雍明白自己是一軍之帥,又肩負著此次西征的大任,一切的決斷都得聽從他的安排:“好!那我們就走這條路,不走谷底而是穿山!走林間小路!遺棄馬匹輜重,步行趕路!”
在韓雍做下這個決定之後,他就要想到如此抉擇的後果。皇帝派五萬大軍西征,西域人多是當年的蒙古殘兵舊部,苟延殘喘至今,但他們的馬上功夫卻毫不含糊,如此穿山行軍必然會遭遇蒙古騎兵的衝撞廝殺,大明騎兵在對上蒙古騎兵本來就存在劣勢,如此下來便要多承擔一絲風險。
蒙古騎兵的突襲!
“我們到達玉門關之後再從附近的幾座城裡徵集馬匹輜重,為時不晚!總之我們騎兵的短板不能暴露,不能給賊人可乘之機!”韓雍最後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