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在率領著剩下的虎豹騎回到對岸後,他看著在與白毦兵交戰中損失數百騎的虎豹騎,臉上難掩愧色。

慈不掌兵,張遼並不在意虎豹騎死了多少人。

張遼在意的是,他在損失數百虎豹精銳後,竟還不能為曹操拿下南岸。

張遼來到曹操身前對著他一拜,口中請罪道,「臣無能,不能為大王建功。」

面對張遼的請戰,曹操並沒有要懲罰他的意思。

甚至對於曹操來說,他並不認為張遼沒有建功。

曹操用一雙歷經世事的明眸,看著他身前的灘塗,因為灘塗之上有著積水,所以在有些地面上,還有著馬蹄印。

他對著張遼言道,「文遠你已經立功了。」

聽到曹操如此說,張遼不禁詫異。

對於張遼臉上的不解,曹操駕馬上前,來到河道邊,對著身後的諸將言道:「方才文遠你已經為孤證明了,這河道之中的洲渚、灘塗可行大軍。」

「既如此,又豈能不算立功呢?」

「只要此處可行,等時日一久,自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水中陸地露出。

到那時,敵軍又如何阻擋我大軍攻佔南岸呢?」

在場的曹魏諸將,本來因為張遼退卻心中有著低落之感。

但被曹操這麼一分析,眾人的心神又全部振奮起來。

這就是魏王曹操的魅力。

戰功卓著,戰績斐然的曹操,不需要如孫權那般特意透過重賞來提振軍心。

有他在,提振軍心僅僅一句話即可。

在說完後,曹操看向了對面,那剛剛領兵到達的一員大將。

時過境遷,故人風采依舊呀。

只是為何,一定要與我為敵呢?

...

關羽在大營中收到了趙雲所部遇襲的訊息,而他在知道是曹操大將張遼親自帶領虎豹騎來攻後。

關羽擔心趙雲安危,急忙從大營中領了數千大軍來援。

等關羽率軍到達戰場後,張遼及虎豹騎已經及時退去。

關羽看著河道之中的戰馬及敵軍留下的屍體,再觀察了河道之上白毦兵留下的屍體,發現白毦兵戰死的人數比敵軍多了三分之一。

只不過虎豹騎是天下有數的騎軍,在一般情況下,騎軍與步軍對戰本就有著優勢,所以有這種戰損比也很正常。

最重要的是,趙雲守住了陣地。

否則一旦讓魏軍的虎豹騎衝上岸來,看著對岸那早已經擺列整齊的魏軍步卒,關羽心中可以想到那後果有多嚴重。

趙雲在看到關羽領軍來援後,他駕馬來到關羽身前對其言道,「雲長,果不出我所料,敵軍已經在想方設法,從其餘地方突破我軍防線了。」

關羽臉色沉重,他對趙雲言道,「今日若非子龍,敵軍還真有可能成事。」

….

「只是長久以往,久守必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