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支弩箭蔽空而來。

在所有虎豹騎之前的張遼,早在看到白毦兵在將弩箭放在弩機時,就已經在時刻他們。

當他看到白毦兵要釋放弩箭之時,他立馬提前一步揮舞著手中的麾節,示意他身後的虎豹騎向左右散開。

《魏武軍令》:「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不聞令而擅前後左右者斬」

兩千餘虎豹騎在看到張遼的指揮之後,因為懾於魏軍中嚴厲的軍法,他們立刻就按照張遼的指揮去做。

而雖然如今兩千餘虎豹騎正在賓士的過程中,但他們人人俱是從北地軍中選拔出來的騎術精湛的百人將。

他們人人憑藉著高超的騎術,紛紛及時完成了張遼的指揮。

數千支弩箭由空中朝著地面急速落下,急速飛馳的弩箭帶著哧哧聲朝著下方的虎豹騎射去。

但由於張遼的指揮有度,這數千支弩箭在來到地面上時,帶著巨大威力的弩箭,卻並沒有帶走多少虎豹騎的生命。

在一輪帶著巨大殺傷力的數千弩箭攻擊之下,虎豹騎僅僅損失了近百餘人而已。

這點傷害在平時也許不算少,但對於在即將衝到白毦兵面前的虎豹騎來說,他們用這不足百人的損失,換到了來到白毦兵身前的機會。

而在這麼短的距離與時間內,白毦兵已經沒有機會再放出第二輪弩箭。

張遼看著眼前盡在遲尺的長槍,張遼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冰冷的槍頭之上,有著被冷卻的水珠。

曹魏名將眾多,旁人遇到這情況也許會遲疑,但膽氣豪壯,向來知前不知退的張遼,這時心中卻無半點懼色。

當年他面對孫權的十萬大軍,都不曾畏懼,何況如今區區三千漢軍!

出身幷州的張遼,騎術在一眾曹魏諸將中,都屬翹楚。

在他來到河道之前,在趙雲指揮著白毦兵向其刺出長槍時,張遼拉起韁繩,駕馭著他胯下的馬匹高高躍起。

當他身前的白毦兵舉著長槍朝其刺來時,張遼揮舞著手中的大刀,向下一掃,瞬間他馬蹄之下的數名白毦兵盡皆被其封喉而殺。

雖然白毦兵身披重甲,但他們的喉嚨部位卻沒有防護。

在擊殺了這數名白毦兵之後,張遼身前出現了一個難得的白毦兵的防線空檔。

善於把握時機的張遼,立即駕馬從這難得的空檔中直越入白毦兵的戰列之中。

在當先一人越入白毦兵的軍陣之中後,張遼丟棄了他手中的大刀,從背後取下了他一直揹負的長戟。

這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武器,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

它因為使用不便而逐漸被長槍代替,但其實若近戰長武器的殺傷力,戟的殺傷力才是最強。

在十數年前,也有一人以擅長使戟而聞名天下,那人差一點就殺的曹操陷入滅亡中。

張遼在先登越入敵陣後,他一邊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號,一邊在白毦兵的陣型中靠著自身的勇武不斷衝殺。

….

張遼想如當年一般,靠著自己的勇武,為身後的虎豹騎撕裂開一道白毦兵的防線。

而在張遼身後不遠的虎豹騎,見張遼先登殺敵,勇勐非常,紛紛士氣大振。

兩千虎豹騎皆口呼著張遼的徵東將軍名號,朝著白毦兵的前列殺來。

當年,張遼正是憑藉這一招擊潰了十萬江東大軍的防線。

但他卻忘了一件事,如今的漢軍人數是不如當初江東大軍多。

但漢軍的主將也不是那畏敵如虎的孫權。

就在張遼揮舞著長戟在擊殺著白毦士卒時,這時一支帶著寒光的長槍朝著他的

面門刺來。

那長槍來勢極快,在這充滿殺機的長槍前,張遼內心中瞬間響起了警覺。

他反應極快的以手中的長戟,格擋開了這刺來的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