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4頁)
章節報錯
孫權懇請的目光相當炙熱,猶如他年少時向張昭求學解惑時一般。
可近年來的種種事,早就讓張昭對孫權寒透了心。
張昭深知孫權涼薄的秉性。
可一想到孫策在臨死前,握住他的手涕淚不休的模樣,張昭哪怕心中再不願,亦只能緩緩開口道:
“吾並不知糜暘的真實目的。”
聽到張昭的這句話後,孫權眼中懇求的神色瞬間消失。
就連他原來微微向張昭方向傾斜的身體,也一下子變得板正起來。
“張公既不知,又何出此言?”
孫權的語氣重新變得冷淡起來。
察覺到孫權的變化後,張昭忍不住笑出了聲。
然還不等孫權因張昭的譏笑而發怒,張昭就繼續說道:
“世人有誰敢斷言,能猜透糜暘的想法?”
“若公瑾復生,或許可以,可吾並無公瑾那般才能。
吾能做的很簡單,為你查缺補漏而已。”
張昭的這番話,讓孫權無法反駁。
“觀糜暘以往用兵,以奇為主,在戰事未塵埃落定之時,旁人很難知道他的真實目的為何。
就如今次他派軍奇襲柴桑,他的目的也許在於拿下柴桑,但也可能是在利用你對失去柴桑的恐懼進行圍點打援。
你方才說,不算數萬背反的山越兵,威逼柴桑的漢軍只有數千。
但糜暘亦可以安排一支精兵隱於暗處,就等著呂岱與呂範援軍的到達。”
張昭說出了他的看法。
孫權在聽完張昭的看法後,心中的疑惑不僅沒減少,反而又加深了數重。
糜暘有可能是圍點打援,那他豈不是無法派出援軍?
見孫權的臉色正變得陰晴不定,十分了解孫權的張昭猜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援軍是一定要派的。
我朝無法承擔失去柴桑的後果。
這正是糜暘的厲害之處,他知道柴桑是我朝的必救之處。
就算我朝有人能猜出他的真實目的,他也堅信我朝必會派出援軍趕往。
他一向善用陽謀。”
張昭的話打消了孫權心中的一些疑慮。
可孫權一想到漢軍的善戰,他就忍不住遲疑地問張昭道:
“若漢軍真想圍點打援,張公是否有解救之法?”
孫權認同張昭柴桑必救的看法。
只是孫權也不想承擔被圍點打援的危險。
孫權希望張昭能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