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位來自荊州各地的使者,齊聚在糜暘的身後,看著糜暘用手中的藤條,用力的不斷鞭打在李嚴的身上。

同時他們還聽到了,來自糜暘那恨鐵不成鋼的話語:

「孤來荊州,就是為了大漢的一統大業。

今漢室雖興,然一統大業又豈是容易之事!

非我漢室眾臣群策群力,同心同德不可。

孤有這樣的志向,你為何沒有!

你身為先帝看重的大將,竟倒行逆施,引得義陽民怨沸騰。

先帝之清譽,也因你而蒙羞。

但憑此罪,你百死何贖也!」

說著說著,糜暘好似真想鞭死李嚴一般,手中的藤條揮舞的越來越用力。

李嚴是久經沙場的戰將,他的身體素質不是常人可比。

只是再驍勇的戰將,在糜暘的不斷鞭打下,又豈能堅持多久呢?

在糜暘連續鞭打了十數下後,李嚴的背上已經變得血肉模糊,悽慘無比。

而在糜暘又用力地鞭打了一下後,李嚴終於再也堅持不住,這時的他連慘叫都發不出,直接躺倒在地暈厥了過去。

李嚴的暈厥,嚇了旁邊的李豐一跳。

李豐害怕糜暘真把李嚴鞭打至死,他這時忘記了內心的恐懼,竟直接撲到李嚴的身上,為李嚴承受起接下來的鞭刑。

只是李豐的救父行為,並未讓糜暘下定決心放李嚴一馬。

糜暘看向一旁的丁封說道:「將李豐拖開。」

糜暘此話一出,還不等丁封行動呢,周圍圍觀的使者就紛紛臉色大變。

大司馬真欲鞭死李嚴不成?

剛才糜暘鞭笞李嚴的過程,早就看的他們膽戰心驚。

要知道,儘管李嚴被糜暘剝奪了兵權,但他依然是前將軍的身份。

在漢室的軍制中,前將軍的位分是十分靠前的。

至少在目前的荊州中,李嚴是除去糜暘外,地位最高的一人。

況且眾所周知的是,李嚴算的上糜暘派系中的人呀!

正因為李嚴的地位顯赫與身份特殊,所以他被當眾鞭打的慘景,給各地使者帶來的衝擊才更大。

一時之間,各地使者不禁在心中捫心自問,連李嚴犯罪都尚且如此,更何況地位不如李嚴的他們的主君呢?

直到現在各地使者才意識到,糜暘的性格絕不是一味的像劉備,至少某些方面,他有著劉備所沒有的狠辣與決絕。

而也因為李嚴的地位顯赫,諸位使者才不能坐觀糜暘真的將李嚴活活鞭打至死。

或許他們無法違逆糜暘的決定,但有些事不去做與做不到,是兩碼事。

一想到此,最先反應過來的卻是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