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此等父子 殺雞儆猴(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院門被踹開後,映入李嚴眼簾的,正是他傾心培養數十年的長子李豐。
往常李嚴看到李豐時,他的嘴角總會不自覺地揚起來。
但今日,李嚴的表現卻與往常截然不同。
驚愕,憤怒,痛心的情緒,瞬間湧現在李嚴的心間,他用眼睛死死盯著站在他身前的李豐。
李嚴歷經世事數十年,當他看到李豐主動帶領著石苞與鄧艾來尋他時,他的心中就已然明瞭,他的兒子已經徹徹底底背叛他了。
被至親之人突然背叛,這種痛楚是一般人難以體會的。
而這巨大的痛楚,也讓李嚴的思緒,陷入了錯亂中。
由於李豐被李嚴死死盯著,這讓他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按倫理,身前之人是他的親生父親。
按身份,身前之人又是他的知遇之主。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李豐都不應該選擇背叛李嚴才是。
李豐也不是無情之人,當決定背棄李嚴的那一刻開始,他的心中也有著巨大的愧疚感。
只是再大的愧疚感,與家族興亡相比,又算的上什麼呢?
這次來的是,大司馬的使者呀!
若不是旁人派使者前來,李豐絕對不會選擇背棄李嚴,因為李豐知道,手握荊北兵權的李嚴,不是沒有自保之力。
但當得知大司馬入駐江陵那一刻開始,李豐心中就清楚地知道,哪怕新野城外有上萬精兵,哪怕義陽郡就在邊境,但李嚴手中的自保手段及後路,卻幾乎是頃刻間成為了一個笑話。
且不說上萬精兵,有多大可能會跟隨李嚴反叛大司馬,就算反叛了,論軍略,李嚴會是大司馬的對手嗎?
漢水邊當年曹操修建的高臺尚在,曹操當年在那座高臺上被大司馬驚嚇吐血的事蹟,還依然在荊北地帶廣泛流傳著呢!
好,就算李嚴不選擇舉兵對抗大司馬,而是選擇如王題一般帶領家人部曲逃往北魏。
可在大司馬入江陵的訊息傳開後,試問當今天下,有哪位愚蠢至極的將領,會再接受來自荊州的戰將?
曹仁之死,曹真之殤,可都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鑑。
利害分析之下,李豐覺得他的抉擇並沒有錯。
「父親,跟大司馬的使者走吧。
大司馬素來寬仁,若父親肯認罪,大司馬不會責之過甚的。」
在帶領石苞及鄧艾來的路上,李豐知曉了糜暘召喚李嚴的緣由。
而石苞及鄧艾為了堅定李豐的大義滅親之心,也對他講述了糜暘在聽聞李嚴不法事蹟後的憤怒。
只是就算知曉了這些,李豐還是認為,只要李嚴到糜暘面前服個軟,糜暘是不會輕易害了他的性命的。
李豐本是好言相勸,可李嚴在聽完李豐的話後,他卻覺得可笑至極。
大司馬會不會饒過自己,就是李豐可以背棄自己的理由嗎?
可李嚴也是見過大風浪的人,他的思緒很快從錯亂變為清晰。
從李豐的話語中,他知曉了糜暘為何會突然召見他。
在當初逼迫王題之時,李嚴不是沒有預料過,有這一日的發生。
既然有所預料,李嚴一開始的反應,自然不會是束手就擒。
當石苞手持糜暘信物,來到李嚴身前宣示完糜暘的召令後,李嚴臉上並沒有表現出抗拒的神色。
他只是淡淡地對石苞言道:
「大司馬有召,嚴自然不敢不往。
可嚴身為義陽太守,有守護荊北之責,嚴需要前往城外軍營,安頓下軍務。
想來使者也不希望,在嚴離開後,義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