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

當糜暘用清冷的語氣,口中琢磨著這個名字的時候,宴席內的眾人就知道,糜暘的心情變得不好了。

意識到這一點後,原本還用目光看向糜暘的眾人,紛紛將自己的頭低了下來,不敢再直視糜暘。

宴席內的氣氛,陡然變得凝重起來。

正如眾人所料的那般,糜暘這時的心情很差。

糜暘雖與陳到接觸的不多,但他卻知道陳到的性格。

持重,一心為公。

這樣的人,若不是李嚴有些事做的太過分的話,陳到又怎會當眾向自己舉告他呢?

一想到此,糜暘的臉色便嚴肅了起來。

只是接下來他並沒有繼續詢問陳到,而是將目光看向了鄧芝。

「鄧刺史,鎮東將軍所言之事,確切否?」

糜暘的語氣頗為冷淡,與方才和眾人歡飲時親和的模樣完全不一樣。

這讓鄧芝心中不由得一緊。

可糜暘都點名他了,他總不可能不回應糜暘。

於是在思考再三後,鄧芝咬咬牙起身來到糜暘身前一拜道:

「近來在荊州,是流傳著一些關於前將軍行為不端的事。」

鄧芝的回答,讓糜暘冷哼一聲。

「什麼事?」

「一五一十說來!」

在糜暘進一步的詢問之下,鄧芝終於開口說出了,近年來李嚴在荊州做的所有事。

李嚴擔任義陽太守以來,于軍事上他整頓行伍,操練兵卒,並且曾數次擊退魏軍的小股襲擾。

於政事上,李嚴感於義陽郡內時常有水患發生,遂親自率人整修河道,大大改善了義陽郡的水患之憂。

從這兩方面來說,李嚴這個義陽太守,當的可謂是十分稱職。

在能力方面,李嚴可圈可點,但在人品方面,李嚴卻是有許多令人詬病的地方。

例如李嚴性情孤傲,他認為荊州諸將中,論能力他當屬第一。

原本張飛離開荊州後,李嚴以為他會順理成章代替張飛,成為荊州牧。

可後來的發展,卻讓他大失所望,這讓他時常在旁人面前有所怨言。

若僅僅是如此倒也罷了。

有才的人往往自視甚高,這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

但李嚴在數月前做的一件事,卻讓李嚴在荊州的風評降到了冰點。

李嚴有一位部下名為王題,是義陽世家的一位子弟。

王題因想為大漢效力,而投筆從戎。

可李嚴見王題家世不凡,便私下裡向他索要錢財,一次兩次的索要,王題還能忍受。

次數一多,王題不厭其煩,遂與李嚴發生了激烈的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