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南北聯合 不懼強漢(第1/4頁)
章節報錯
淮南,合肥城內。
之前曹休為大局著想,率軍從合肥退走。
只是在率軍退走前,曹休縱火將整座合肥城幾乎毀於一旦。
那時曹魏與江東依然是敵人,身為江東方面的北伐主帥陸遜,考慮到合肥城對江東控制淮南一地的重要性,便上書給孫權,請求孫權要傾盡江東國力,將合肥城恢復如初。
對於陸遜的這個建議,孫權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在某些事上,孫權採取了超乎陸遜意料之外的做法。
例如他打著犒勞三軍的名頭,親自來到了合肥城外。
當然那時的陸遜新建大功,孫權不可能一下子就奪了他的兵權。
孫權那時心中也並無這個想法。
在剛剛來到合肥城時,孫權真的主要做的就是犒勞三軍,及督促大量江東民夫重修合肥城的事。
只是嘛,當孫權來到合肥城外後,有些事還是不可抑制的發生了偏轉。
孫權在軍事上的性格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人菜癮大。
或許在一開始時,孫權還能按捺住內心的渴望,儘量不參與陸遜的軍事指揮。
可隨著時間的慢慢發展,當心中的好勝之心愈來愈強烈之後,孫權私下召見陸遜的次數便多了起來。
陸遜不是傻子。
一次兩次的私下召見,陸遜可能還看不出什麼端倪,但次數多了呢?
於是就在孫權到達合肥的一個月後,陸遜主動公開上書孫權,請求孫權親自帶領江東兵馬繼續北伐。
陸遜不是不知道孫權的軍事能力,但孫權的軍事能力再拉胯,他到底是實至名歸的江東之主。
就算他不主動上書孫權,就算孫權不主動收他的兵權,但當孫權頻繁召見他的訊息傳開後,一眾江東將校難道還會聽他的指揮嗎?
有先見之明的陸遜,自然不願局勢發展到令君臣尷尬的一步。
那時的陸遜,心中是很羨慕劉備與糜暘這對君臣的。
因為在那時陸遜就已經收到劉備將一應軍權全部交給糜暘的訊息,而為了不讓糜暘為難,為了讓糜暘有完全發揮的空間,劉備甚至能主動回到南鄭。
這樣的主君,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
陸遜的主動上書,讓孫權大喜。
當然孫權是又當又立的典範,陸遜的第一次上書並未得到孫權的同意。
孫權還特地發文安撫陸遜。
可隨著陸遜的第三次上書,孫權最終還是“勉為其難”地接受了陸遜的上書。
在重新掌握兵權後,孫權是有想著摩拳擦掌幹出一番事業的。
畢竟雖然說孫權心中對大漢是有防備的,但那時天下最強的還是曹魏,孫權不會貿然調轉槍頭指向大漢。
可為何數個月過去了,合肥新城都快建好了,而江東的大軍還未拿下壽春呢?
咳咳,有些事心中知道就好,莫要多問。
一些戰事的失利,很詭異的讓本該在淮南佔據優勢的江東兵馬與魏軍陷入了對峙之中
不過哪怕是對峙的態勢,也讓孫權頗為滿意了。
合肥到底拿下了不是。
而更讓孫權滿意的是,在兩軍對峙的時候,曹叡派出華歆為使者前來拜訪他。
曹叡能派出身為三公的華歆前來出使於他,這體現了曹叡對他的看重。
更重要的是,華歆在見到他之後講述的內容,更讓孫權感到興奮異常。
孫權心中是有稱帝之志的。
這種志向隨著他年齡的提高不僅沒有冷卻,反而越來越火熱起來。
可孫權為何還要選擇在名義上臣服大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