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章武五年十一月末。

身在未央宮內尚書檯的糜暘,這時還不知道曹魏與江東已經結盟的事。

他更不知道,孫權迫於時勢的發展,竟會選擇了上一世走過的老路。

不過就算知道了,糜暘想來也不會介意。

大勢所趨下的天下格局變化,非人力可以阻擋,糜暘也不會花心思去阻擋。

因為當下的大漢,不再是那個被蔑稱為「蜀」的蕞爾小國。

從目前大漢佔據的國土面積、人才的儲備,軍力的強盛這三方面來說,曹魏與江東的聯手是會讓大漢感到棘手,但懼怕那是絕不可能的。

正所謂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在糜暘的角度來說,曹魏與江東的聯手,無非是讓時勢變得更加精彩了而已。

當然儘管目前還不知道曹魏與江東聯手的事,可不代表這段時間內,糜暘過得很輕鬆。

相反的是,自進入長安的一個多月以來,糜暘每日都被大量的公務所牽絆住手腳。

在收復長安的第二日,劉備便特地下了一封對糜暘的封賞詔書。

在那封封賞詔書中,劉備賜予了糜暘贊拜不名,入朝不趨的榮譽。

加上之前劉備賜予的劍履上殿,可以說當下糜暘已然集齊了代表人臣至榮的三件套。

而除去榮譽上的重大封賞之外,劉備在權力方面也並未虧待糜暘。

「以臨淄為新食邑,改封齊侯,享食邑萬戶。

賜開府,拜侍中、領御史中丞,錄尚書事。」

當劉備對糜暘的封賞內容公之於眾後,可謂是狠狠地震驚了長安內外的諸位漢臣一把。

糜暘很早以前就是縣侯,他的食邑在劉備多次的加恩下,也早已經突破萬戶。

莫說糜暘,就是糜暘的妻子關嫣,也享有食邑三千戶呢。

但冠軍侯的名號與齊侯是不一樣的,哪怕糜暘的食邑並未因此次封賞而增加。

通常情況下縣侯的封號,要以他所享食邑的縣名為準。

可很明顯目前天下中,並未有以「齊」命名的縣。

那麼劉備將「齊」賜予糜暘作為他的侯爵封號,內中意味可就是相當耐人尋味了。

要知道「齊」在數百年前,可是響噹噹的國號。

而天下人誰又不知道,有漢四百年以來,齊、楚兩個爵號,一向是眾多爵號中最尊貴的那兩個。

得虧劉備的詔書中明明白白寫著是「齊侯」而不是「齊王」,不然的話肯定會有一些思想頑固的大臣,開始上書勸諫劉備收回成命的。

當然眾臣對劉備封賞的震驚不僅於此。

相比於「齊侯」,劉備在詔書內對糜暘權力的重新劃分,更是讓許多大臣眼紅不已。

開府治事之權,是南鄭之戰結束後,糜暘正式成為大將軍時就擁有的權力。

只是之前糜暘的開府治事之權,是依照大漢的慣例而擁有。

而如今是劉備明明白白寫在詔書之內,身為開國之君的劉備公然賜予糜暘開府治事的權力,這樣的含金量自然更重。

只要將來糜暘不犯下大錯,那麼就算將來劉禪想收回糜暘的開府治事之權,甚至都不用糜暘出面,一批老臣都能用「先帝遺命」將劉禪的詔書駁回去。

開府治事之權有多重要,世人皆知道,那幾乎就是允許糜暘組建完全忠於自己的一個小朝廷。

而除去這一點之外,「拜侍中,錄尚書事」這一道任命,可就是實質上在擴大糜暘的權力了。

眾所周知,在收復長安之前,糜暘身為大將軍一直在外領兵。

對於朝廷的

政務,他一向是很少過問的。

數年來,糜暘主軍,諸葛亮主政的權力格局,也漸漸被大漢上下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