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1/4頁)
章節報錯
劉備的話像是在開玩笑,但他的話落入糜暘的耳中後,卻引得糜暘心神一陣激盪。
自古以來,天子無戲言!
漢代雖因為白馬之誓,不允許異姓大臣稱王,但兩漢四百年以來,湧現出的名臣良將可謂數不勝數。
為了表彰那眾多璀璨如明星的大臣的功勳,漢室一般會在其他方面,儘量給予立下大功的臣子殊榮。
只是許多名臣獲得殊榮,大多在他們死後。
可這不代表,在名臣生前,不能享受漢室賜予他的殊榮。
劍履上殿,便是四百餘年來,無數漢臣夢寐以求的生前殊榮之一。
與這項殊榮齊名的,還有贊拜不名,與入朝不趨。
而由於董卓以後,許多心有篡逆的的權臣,都喜歡給自己上這三個殊榮。
所以在許多後世人的眼中,一旦有某位臣子,集齊這三項殊榮,那便代表著他有改朝換代之心。
但實際上,在兩漢四百年的歷史中,第一次集齊這三項殊榮的名臣乃是蕭何。
當年劉邦賜予蕭何這三項殊榮,亦也只有褒賞之意。
正如當下的劉備對糜暘一般。
劉備是實權在手的帝王,所以當他說出要賜予糜暘“劍履上殿”的殊榮後,帳內的各位漢臣臉上只有濃郁的豔羨之色。
並沒有哪個缺心眼的,選擇這時候出來以董卓、曹操故事來勸阻劉備。
而面對著劉備丟擲的褒賞,糜暘也不是扭捏的人,或者說他在劉備面前不需要扭捏。
“臣先行,拜謝陛下了!”
聽到糜暘這麼爽快地應下了自己對他提出的要求,劉備的臉上也流露出了笑意。
劉備笑著對糜暘言道:“尋常臣子面對這殊榮,免不得要推辭一番,可你倒好,接受得卻是爽快。”
雖說由劉備親自賜予糜暘劍履上殿的殊榮,不會讓人誤以為糜暘暗藏大志。
可有著董卓與曹操的先例在,常人面對這劍履上殿的殊榮時,總會略微推辭一下的。
只是劉備倒不是在意糜暘不推辭,他說這番話實際上是在調侃糜暘。
而面對劉備的調侃,糜暘卻拱手回應道:
“陛下非曹操那般多疑之君,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聖主。
聖主臨朝,臣下心中卻無端生出疑慮,那反而才是不忠。
當年蕭相與霍大司馬獲得殊榮時,他們也並未有所推辭,正此理也!”
聽完糜暘的回答後,劉備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
糜暘的這番話表面上像是在為自己解釋,實際上卻是在誇讚劉備是漢太祖與漢武帝那般的雄略之主。
若是旁人誇劉備並不會在意,但現在誇劉備的可是威震天下的漢大將軍。
糜暘的誇讚,是很有含金量的。
在大笑一陣過後,劉備感覺心情舒爽了很多。
這一刻他看向糜暘的眼神,充滿了喜愛。
世人皆知道他寵愛糜暘,猶如當年孝武帝寵愛霍大司馬一般。
而劉備之所以會如此寵愛糜暘,有一個原因就是,每次見到糜暘,他的心情就會陡然之間變好。
一旁為劉備草擬起居注的郎官,看著劉備與糜暘之間親密的互動,在看著帳內諸位漢臣此刻臉上那一副酸掉牙的神情,他的心情突然振奮起來。
身為史官的他,一定要將當今大漢的這種百年難得一見的君臣情誼記錄於史冊之上。
好讓後世人在看到本朝史書時,能夠心中生起對本朝的嚮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