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4頁)
章節報錯
帳內搖曳的燭光,映照在糜暘的臉龐上,加上他這一刻回答的那五個字,讓趙雲產生了一種錯覺。
他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好似在閃閃發光。
良久之後,趙雲的口中再次重重地發出一聲嘆息。
只是相比於方才的那聲嘆息,趙雲這次發出的嘆息聲中,充滿著欣慰與開懷。
年輕真好呀!
帶大漢還鄉這五個字,對趙雲來說觸動是很大的。
因為對於大部分世人來說,大漢可能只是一個國號,或者是一個他們從小到大聽慣了的大義口號。
人人皆可喊得,但並非人人皆想他迴歸。
可大漢二字對趙雲,或者說對追隨劉備數十年的一眾季漢元從大臣來說,大漢卻是他們心中最初的堅守。
數十年的命懸一線,數十年的不離不棄,難道只是為了攀龍附鳳四個字嗎?
若懷抱著這種想法看待開創季漢的第一代元勳,那無疑是玷汙了他們身上的氣節,亦玷汙了世間最珍貴的一種物品——理想。
要真想攀龍附鳳,以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的武略,以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的智謀,以糜竺、孫乾等人的名望,他們當年只要如大多數世人那般為曹操效力,這樣一來區區榮華富貴,對他們來說只是唾手可得之物而已。
但他們想要的不是這些。
漢皇輕皺眉,萬國趨關洛,這是何等強盛的朝代,才能擁有的場面?
他們想要的是,讓那個威壓天下,為華夏民族帶來無數驕傲的大漢回來!
為了心中的這個理想,哪怕世事如何艱難,哪怕世人如何誹謗,他們都一直堅持到了今日。
帶大漢還鄉既是今夜糜暘的宣言,又何嘗不是趙雲這一輩開創季漢的人,年輕時在心中暗暗許下的誓言呢?
又何嘗不是今世,乃至後世無數心懷漢室的人心中的一種夙願呢!
萬般夙願,這一刻好似都匯聚在趙雲眼前這位年輕人的身上。
他也曾年輕過,但他現在已經年老,不知道還能為大漢征戰幾年。
但可幸的是,他,他們,後繼有人!
趙雲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來形容他當下的心情。
深深的感慨之後,趙雲起身對著身前的糜暘鄭重一拜:
“臣,拜託大將軍了!”
這時趙雲已然忘記了自己與糜暘的叔侄身份,這時趙雲只將糜暘當做那位能完成他們心中夙願的大將軍。
因此緣由,糜暘便當得趙雲這一拜。
看著朝他下拜的趙雲,看著趙雲眼眶中不斷積蓄的淚水,糜暘起身對著趙雲回了一拜:
“不復長安,非死不退!”
經過一夜的談話後,趙雲明白了糜暘要去做的是何等大事。
故而對於糜暘的任命,趙雲自然沒有拒絕的理由。
時間過得很快,不久後天色就已經放明。
當第一縷陽光灑進漢軍大營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鼓聲便在漢軍大營中響起。
這陣鼓聲並不是催促漢軍出征的,而是在告知此刻在漢軍大營內的諸將,前來主帳拜見糜暘的。
諸將雖不知道糜暘為何一大早就要召集他們,但面對糜暘的召喚,他們一點都不敢耽誤。
沒有用多久時間,漢軍大營內的諸位漢將都齊聚在糜暘的主帳中。
可是在他們到來後,他們卻驚訝的發現,糜暘的身旁坐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將。
諸將都認得這位老將是何人——左將軍趙雲!
見到趙雲突然出現在漢軍大營中,帳內諸將的心中都浮現了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