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一路帶著糜暘,將他帶到鄧艾為他準備的大帳中。

糜暘率軍到達街亭時,已經是下午時分。

再加上剛才與滿寵交談耗費了不少時間,故而當糜暘到達自己的大帳內時,時間已經來到晚上。

丁封先一步進入大帳為糜暘點燃了燭火,而姜維見天色已暗,便想對著糜暘告辭。

只是糜暘並未讓姜維離去。

糜暘讓姜維進入帳內,他還有一件事要與姜維商談。

姜維不疑有他,在糜暘的招呼下進入了寬闊的大帳內。

等姜維進入大帳後才發現,糜暘寬闊的大帳內,有著許多十分精緻的傢俱。

藉助著閃爍不停地燭光,姜維甚至發現糜暘榻上的被褥,也是用蜀錦製成,名貴非凡。

在看到這一幕後,姜維想起在他投效糜暘之前,魏軍中就流傳的關於糜暘的傳言。

據傳言中所說,糜暘雖百戰不殆,聲威冠於當世,但他在私生活上卻不怎麼剋制。

可能是出身於豪門的緣故,糜暘在私生活上並未承襲劉備節儉的風氣,相反的糜暘還頗喜歡錦衣華服。

哪怕是在應該一切從簡的戰時,糜暘也會盡量在私生活上,為自己創造優渥的條件。

例如當年擒獲二申時,糜暘便是在一場盛大的宴會上做到的。

這在當世的主流觀念中,當然會認為糜暘是個“愛鋪張,喜奢華”的人。

這一點糜暘與百年前的霍大司馬頗為相似。

以往姜維只以為這些都是魏軍對糜暘的誹謗,但今日親眼所見,無疑證實了以往姜維聽聞的傳言。

只是哪怕知道傳言是真的,姜維也沒有太過在意這一點。

私德不夠完美的確是個不足,可在糜暘那亮瞎眼的功績下,這點不足卻完全能讓世人理解或接受。

猶如當年的霍大司馬一般,只要他能為大漢不斷建立功勳,在他的個人享受方面,誰又敢指摘他什麼呢?

姜維略微多注視了一會糜暘的蜀錦被褥,他的這個反應被糜暘看在了眼中。

糜暘自然知道姜維在想什麼。

不過他喜歡不分場合享受好的生活條件,倒不完全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

糜暘主要是透過這種方式,讓自己與一位姓王的“千古名臣”劃清界限。

他不聖,勿cue。

他的這種想法劉備也知道,因此當有諫官告知糜暘的這個毛病後,劉備不僅沒怪罪糜暘,反而大笑著賞賜了糜暘不少金銀細軟。

例如榻上的那由蜀錦製成的被褥,便是劉備命少府製成千里送來給糜暘的。

見姜維的目光從蜀錦被褥上抽回,糜暘不以為意地言道:

“伯約可是有諫言與孤?”

面對糜暘的詢問,姜維立即答道:“帳內之事,非臣下可以非議的。”

聽完姜維的回答後,糜暘的臉上浮現笑意。

他招呼著姜維來身前坐下,然後對姜維言道:“不久前孫權為討好孤,曾特地命人從江東送來一支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