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司馬懿的厲聲喝問下,被嚇得魂不附體的信使,滿嘴結巴地將他所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原來在之前漢軍圍城之時,棘陽的軍心就已經動盪。可這種動盪並未持續多久,在牛金率援軍趕到南就聚後,就漸漸平復了下來。
守城最怕孤立無援,若是外有援軍,自然軍心會得到平復。
而後來隨著司馬懿繼續率援軍到來,棘陽城內的軍心不僅得到平復,甚至還上漲了一波。
那時候城內的每位軍士都以為,憑藉著城外的援軍,就算不能擊退漢軍,至少也可以保住棘陽無憂。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一切都朝著良好的事態發展。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司馬懿在率軍抵達南就聚的當日,就又風急火燎地撤走了。
司馬懿不僅將自己帶來的兵馬撤走,甚至還讓牛金所部與他一同折返。
司馬懿這麼做是擔心宛城的安危,但這件事因為發生的太過倉促,棘陽守軍並不知道呀。
在他們看來事情的真相就是,原本代表著希望的援軍,在象徵性的出現一下後,便又如打敗仗一般的倉皇撤走。
這一幕落在棘陽守軍眼裡,他們會怎麼想呢?無非是覺得援軍拋棄他們了。
當這種想法漸漸在棘陽守軍的心中浮現後,一種比之前更動盪的騷亂出現在棘陽城內。
人沒有希望,已經是很可怕的事。
更可怕的是,希望出現後卻又陡然消失。
這一得一失之間,哪怕有著後世最頂尖的心理學家在,都不一定能穩定住軍心,何況神經本就脆弱的棘陽守軍們?
當然棘陽城內不是沒有鎮定的人,例如眼前這位從棘陽城逃回的信使。
但數千守軍中,如信使這般的人,始終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而就在一種劇烈的恐慌漸漸瀰漫在棘陽城內後,棘陽城外突然又出現了數萬漢軍。
棘陽城的守軍都是司馬懿之前留下的精兵,他們自然看的出城外突然出現的數萬漢軍,是精銳程度不下於他們的正兵。
當數萬漢軍出現在棘陽城外後,他們無疑成為了一粒粒火星,直接引爆了本就積壓許久的棘陽城。
這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棘陽城內發生了內亂。
當年襄樊會戰魏軍大敗後,為了快速補充兵員,司馬懿招募了不少荊州的健士。
這一舉措是時局所迫,但相比於從北方南下的魏軍,荊州本地招募的魏軍對大魏的歸屬心本就不強,而他們也不會受到“士亡法”的約束。
在這種內因下,棘陽城內的荊州本地士卒,直接在城內與其他的魏軍發生火拼。
而城外的漢軍主將李嚴在看到棘陽城發生內訌後,便馬上率軍攻打棘陽城。
內憂外患之下,棘陽城又怎麼可能不丟失呢?
當聽完信使說完棘陽城丟失的全部過程後,司馬懿臉上浮現的只有目瞪口呆的神色。
直到這一刻,他才明白了張飛一開始真正的目標就是棘陽城。
張飛知道透過涅陽攻打宛城,會面臨著後勤不穩的危險,而且宛城城堅池厚,若沒有穩定的糧道,幾乎是不可能攻下的。
於是他想出了一個真假難辨的誘敵之計。
先是透過大張旗鼓的方式,告知自己他的目標就是棘陽城。
然而他並沒有馬上率軍強攻棘陽城,因為他知道自己一定會率大量援軍來馳援棘陽城。
所以他一開始只派出上萬漢軍作為疑軍虛張聲勢,將自己從宛城中誘出。
但張飛又故意留下破綻,讓自己推斷出棘陽城外的漢軍是疑軍,將自己對宛城的擔心一下子提升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