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城下相遇 棘陽失陷(第1/4頁)
章節報錯
棘陽是新野通往宛城的要道不錯,但要道不代表唯一通道。
若想從新野率軍北上,其實還有著一條通道。那條通道走的是透過涅陽的道路。
不過相比較於走棘陽這條道路,涅陽附近多沼澤、山林,非常不易於大軍行軍。
故而當年劉表在世時,他一生中偶爾發起的幾次北伐,走的都是奪取棘陽的道路。
在如此反覆幾次之下,好像棘陽就成了新野通往宛城的必經之路。
這一度成為歷任宛城守將及荊州守將的共同認知。這一點認知不能算錯,畢竟涅陽的地勢劣勢,明明白白的擺在那裡。
但這一點認知,卻成為了張飛的突破口。
或許對一般的將領來說,走涅陽前往宛城的道路,是一件危險的事。
可縱觀張飛此生用兵他不就是擅長喜歡冒險的名將嗎?
涅陽外的路難走,卻不是不能走,這一點對張飛來說就已經足夠。
涅陽目前尚處於曹魏的控制範圍內,而涅陽的地形劣勢,也讓涅陽長有著十足的信心。
就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難道還會有漢軍出沒不成?反正這種事,十數年來從未出現過。
十數年的約定俗成是很可怕的,可怕到涅陽長根本未按照司馬懿的吩咐,每日派出斥候前往縣城周圍探查。
於是當在縣城內欣賞歌舞的涅陽長,得知縣城外出現大批的漢軍後,他嚇得連手中的酒杯都掉在了地上。
“怎麼可能?”
在心中劇烈的震驚之下,涅陽長最後只能呆呆的不斷重複著這句話。
可也許是內心中還抱著一絲僥倖,涅陽長最後還是在縣尉的陪同下,顫抖著雙腳步上城頭想著探查一下敵情。
但不探查還好,當看到縣城下方果真出現一撥又一撥的漢軍後,涅陽長臉上的畏懼之色就愈發濃厚。
而隨著下方漢軍的散開,涅陽長看到一名雄偉武將跨馬持槍立於城下之後,他心中的畏懼之情瞬間達到頂峰。
那名雄將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而那名武將在城下看到涅陽長的出現後,便當即持槍向天,口中大喝道:
“可還記得張益德乎!”
這一聲大喝,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直接將涅陽長嚇得踉蹌著跌坐在地。
涅陽長乃是荊州士子,而凡是荊州士子,誰又沒聽過當年張飛據水斷橋的那一句:“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呢?
原本涅陽長只以為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只會存在傳說中,但當心中的傳說在眼前顯現後,世間又有多少人能保持鎮定呢?
要知道當年長坂坡之戰時,數萬魏軍鐵騎都被張飛的大喝嚇得不敢異動,何況一區區涅陽長!
儘管近年來世人每逢提起大漢,總是會免不了提及糜暘,好似是糜暘一手鍛造了當下大漢的輝煌。
但其實每位世人心中都清楚地記得,季漢最早的傳說,乃是由三兄弟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涅陽長的倒地嚇壞了周圍的縣兵。
本來在看到大量漢軍出現在城下後,城上的縣兵就已經十分惶恐不安。
現在他們又看到涅陽長竟被剛剛出現的敵將嚇得倒地,這更讓他們軍心大亂。
一旁的縣尉想將涅陽長扶起,讓他振作起來指揮縣兵守城。
可在聽到縣尉的請求後,涅陽長卻是像聽到什麼天大的笑話一般,一把將縣尉推開。
涅陽縣尉乃是獵戶出身,城上的縣兵也幾乎一輩子都沒出過涅陽城,他們不知道張益德是何人,更不知道張益德有著怎樣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