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1/3頁)
章節報錯
漢章武四年十月二十八日,陽平關外。
今日的劉備,破天荒的穿上了象徵威儀的天子冕服。
概因今日是糜暘出征的日子。
作為北伐大軍的東路軍,為了能讓聲東擊西的計策效果達到最大化,糜暘是肯定要先比劉備領軍出征的。
在遼闊的大地上,五萬漢軍持槍林立,多面漢軍軍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由於軍容整肅,五萬漢軍好似一道道橫亙在平原上的城牆一般,望之令人心中生懼。
按照之前的計劃,糜暘統率的大軍作為疑軍,人數本不需要太多,在一萬左右。
可今日劉備為了為糜暘送行,哪怕剩餘的四萬漢軍今日不出徵,劉備還是特地下達詔令,讓五萬漢軍齊聚於陽平關外,為大漢的大將軍糜暘送行。
今日為糜暘送行的,不僅有五萬漢軍,還有一眾跟隨劉備到達梁州的文武百官。
在這些文武百官中,不乏有許靖、賴恭這樣的三公九卿。
數萬漢軍以身列道,三公九卿齊拜,而天子更是持酒親送,這樣的榮譽在整個大漢四百年間,都沒有幾位大臣能享受到過。
而這也正是劉備為他的大將軍準備的排場,哪怕他的大將軍作戰任務並不主要。
但劉備深知,今日他能避免家國淪喪的處境,今日他能站在陽平關外躊躇滿志的憧憬北伐,這一切都是他眼下身前這位大將軍的功勞。
有如此大的功勞在身,劉備認為他今日做的一切,算不上什麼。
劉備手持溫熱美酒,在迎風飄舞的大旗下,有些感慨的言道:
“當初你就在陽平關內,襲殺上萬賊軍,重挫賊局銳氣。
當朕在成都得知這個訊息後,可謂是一掃心中多日之鬱氣,那時候朕便期待著你能為大漢,立下更大的功勳。
後來你也的確不負朕望。”
見劉備說起這事,糜暘的嘴角露出笑意。
他能成為行大將軍,靠的就是那一戰。
可在說完這番話,劉備的語氣中感慨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幾分歉意:
“那一戰後,朕力排眾議表拜你為大將軍,可終究多了個行字。
朕想的本是,待你為大漢立下更大的功勞後,朕親自來到南鄭,為你舉辦一場正式盛大的封拜大會。
但你現在的確立下更大的功勳了,朕卻因為北伐事急,無法為你舉辦這場盛會。
朕心中有愧。”
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在大漢政治體制中的分量,猶如九鼎般一般沉重。
對於如此一個重要的官職,按照常理,朝廷是要為被封拜者,舉起一場盛大的封拜大會的。
而劉備一開始也是有這麼打算的。
但可惜在梁州大勝後,整個大漢又一直在緊鑼密鼓的籌備北伐事宜,因此這件事也不可避免的被耽擱了。
而要是沒有這場正式盛大的封拜大會,那麼糜暘的大將軍名號,終究還得掛一個行字。
以糜暘此番立下的殊功來說,很明顯劉備的確是有虧欠糜暘的地方。
只不過糜暘卻不怎麼在意這點。
身為大漢男兒,糜暘當然想立於齊雲高臺之上,在萬眾矚目的情況下,被劉備親自封拜為大將軍。
但當下北伐要緊,對於這一點糜暘是能理解的。
況且雖然劉備沒有時間籌備盛大的封拜大會,但這段時日以來,劉備對他的其他封賞卻一直未停過。
劉備不僅下詔將糜暘的食邑增加七千戶,從而正式讓糜暘成為今漢第一個萬戶侯。
劉備還下詔將關嫣封為清河縣主,甚至將糜暘不滿三歲的兒子封為奉車都尉。
縣主是帝女才能擁有的稱號,劉備將關嫣封為清河縣主,很明顯是在向世人宣稱,關嫣以後在大漢的地位,等同於他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