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王平為輔 二蠻呆滯(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眾人還未有所反應的時候,馬謖就主動出拜請戰,由此可見他的心情有多急切。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
漢代講究文武兼備,並對身上是否有戰功十分看重。
馬謖出身名門,又一直得到諸葛亮的器重,他是不可能沒有野心的。
而馬謖知道,要想完成內心中的野望,那麼他就必須要有戰功在身,因為目前他身處在亂世之中。
若沒有戰功在身,哪怕他的政績多麼亮眼,他提出的策略多麼令人驚歎,但他一生的成就都不會太高。
在過往馬謖就曾多次向諸葛亮提過,他願意領軍為大漢征伐,現在當機會到來之時,馬謖不可能會無動於衷。
而當馬謖主動出來請戰後,帳內其他也想請戰的人,都暫時止住了自己的言語。
在座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往日之中對馬謖有多器重,可以說諸葛亮對馬謖的器重僅在糜暘之下。
這這層淵源之下,諸葛亮是很可能直接同意馬謖的毛遂自薦的。
不出眾人所料的是,諸葛亮在見馬謖自薦之後,他的臉上明顯的流露出意動之色。
馬謖在之前與他一般,從未有過領軍作戰的經驗,這是馬謖最大的不足。
只是黃元之亂雖然看起來來勢洶洶,但若是處置得當的話,在諸葛亮看來其實不難平定。
而馬謖又素來有軍略,故而若是派他去平定黃元之亂,倒不是不可以。
況且這一場仗亦可以當做馬謖的磨練之戰。
但就在諸葛亮心中的允肯意味越來越濃的時候,他的腦中想起了糜暘與劉備對他的提醒。
糜暘為他徒,劉備為他師,可以說單單論與諸葛亮的親近關係,這兩人都超過馬謖。
而就是關係如此親密的兩人,都曾經不約而同地提醒過諸葛亮要慎用馬謖,這讓諸葛亮的心中不得不起了一些顧慮。
況且就算不論私人關係,以劉備與糜暘的身份地位,他們做出的提醒,也會讓諸葛亮對任用馬謖一事必須慎重起來。
在腦海中短暫的思量過後,諸葛亮決定採取一個折中的辦法。
諸葛亮先是看向馬謖,對著他微微點頭道:“幼常忠心報國,你所請吾又豈會拒絕。”
當諸葛亮說出這句話後,馬謖的臉上浮現大喜之色。
諸葛亮同意他的自薦了。
可還未等馬謖高興多久,諸葛亮緊接著又將目光投向在座的鄧艾。
見諸葛亮的目光投來,鄧艾的心中一緊。
從剛才諸葛亮對他的舉動之中,鄧艾隱隱察覺出諸葛亮好似對他有些不喜,所以鄧艾不知道現在諸葛亮為何會突然看向他。
不過諸葛亮接下來的一句話卻讓鄧艾喜出望外。
“立義校尉以為平定黃元之亂需要多少大軍?”
在聽到諸葛亮的詢問之後,鄧艾立即就猜出了諸葛亮的意圖。
丞相肯定是要起用他平叛,否則在座這麼多英才,他又為何單單問自己這個問題。
在猜出諸葛亮的意圖之後,鄧艾連忙起身對著諸葛亮一拜道:“兵貴精,黃元叛軍數五千有餘,我只需三千精兵即可。”
鄧艾在回答諸葛亮時,言語之中流露出強大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