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巴的文采是極好的,他在離開議事廳之後,很快就草擬好一份詔書交給諸葛亮審閱。

諸葛亮在審閱之後,便立即讓人將這封詔書公示於成都之中。

在諸葛亮的舉措之下,不久之後,那封詔書中的內容很快就傳遍成都中的大街小巷。

尋常百姓知道詔書中的內容後,可能就將此事當做飯後的一些談資。

只是當那些世家豪族知道這件事後,很明顯的他們的情緒被帶動起來了。

什麼內心中的忌憚,什麼未雨綢繆的後路,這一刻都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

當計劃正在按照自己的設想一步步發展時,沒有一個人會不感到興奮。

也沒有世家豪族會不喜歡這種,在陰影之處擺弄風雲的感覺。

特別是這種感覺,他們已經很久沒感覺到了,所以現在得而復失的他們,顯得更為激動與興奮。

成都中針對糜暘的清議,在這封詔書公佈後,似乎一瞬間達到高潮。

與此同時,無數益州的世家豪族開始呼朋引伴,私下聚會。

他們聚集在一起開始一同探討著該怎麼在三日後的大朝會上,徹底將糜暘打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因為人情之洶湧,輿論之鼎沸,很快的這件事就連最近不理政事的,安心在家養病的糜竺都知道了。

劉備稱帝后,將糜竺拜為衛尉。

衛尉作為尊貴的九卿之一,不僅地位尊崇,這個職位所掌握的權力也十分大。

只是由於糜竺年逾六旬,加上當年跟隨劉備逃亡時腳部受傷落下隱疾,所以近年來糜竺並未如何參與政務的處理。

但這不代表糜竺在現今大漢的政治格局中,乃是無關緊要的一個人。

相反的,成都中的人都知道,論權力諸葛亮是諸臣中的第一人,但若單單論地位,糜竺才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漢臣。

因為若沒有當年糜竺的傾力資助,劉備可能早在消失在兇險的亂世之中,也就沒有如今的大漢了。

憑這一點,糜竺的功勞就比任何人都大。

或許一開始糜竺專心在家養病,所以近來成都中的種種是非他知道的並不清楚。

只是出身於豪商之家的糜竺,他別的能力沒有,但是論察言觀色的能力,那可是當世一絕。

這幾日他透過觀察家人的神色,很快就發現了一些蹊蹺之處。

在這種情況下,他特地召來心腹詢問,這才明白了近來成都中發生的所有事。

知道近來成都中正在掀起一場針對糜暘的政治風暴之後,一向性情溫和的糜竺也不禁發起怒來。

他馬上讓人召來一眾家人,讓他們一一跪在自己的榻前,聽著自己的責問。

糜竺先看向跪在最前方的糜芳,他的眼神中滿是慍怒:

“自我養病以來,本來家中的事務應當由威兒操持。

但你是我的同胞弟弟,又是威兒的叔父,所以我才將家中的大權交給你。

但是你是怎麼報答我對你的信任呢?

如此重要的事,為何不跟我說,難不成你是要欺上瞞下,想完全架空我不成!”

糜竺氣的指著糜芳的鼻子,對著他說出了這番誅心的話。

而糜芳在聽完這番話後,立馬嚇得面無血色。

天下間他最怕二人,一人是劉備,另一人便是糜竺了。

更何況在看重綱常的當世,糜竺對他的指責可謂是十分重了。

一旦糜竺這樣的指責流傳出來,那他本就不算太好的名聲,可就真的徹底臭掉了。

只是糜芳雖有心想辯解,但他的一些話到嘴邊,卻又生生嚥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