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如何對付糜暘的妙計之後,在場的諸多益州士族漸漸退去。

及至最後,只有兩人還留在譙氏的密室之中。

這二人分別是譙周與李朝。

其中李朝是自發留下的,這足以看出他與譙瑜之間還有一些私密話要談。

只不過譙周卻是被譙瑜留下來的,由此可見,譙瑜對譙周的器重。

李朝看著加上他僅剩三人的密室,他最後的目光聚集在譙周的身上。

幾聲咳嗽之間,他問道:“看來你將來是決定將譙氏交到他的手上了。”

咳嗽之後,李朝的神色有些萎靡。

但他的眼神卻十分有神。

面對李朝的猜測,譙瑜舉起手中的酒杯飲了一口,語氣澹然的應了一聲嗯。

在譙瑜的這聲嗯之下,譙周臉上瞬間浮現受寵若驚的神色。

他知道譙瑜很器重他,他也知道譙瑜的獨子早已死去,所以他必須從旁支擇一位過繼繼承他的族長之位。

但當真的知道自己即將成為譙氏的下一任族長之時,譙周的心中還是難掩震驚與欣喜。

看著譙周臉上的神色,李朝的臉上露出一些笑容。

猶記得當年他從父親手中準備接過族長的重任時,臉上的神情也是這般。

那時他只覺得自己一定會帶領廣漢李氏踏上一個新的臺階,那時他也覺得自己一定會憑藉自己的才能,為國家獻上綿力。

隨著十數年時間的過去,廣漢李氏的確在他帶領下成為益州一流計程車族,現在“李氏三龍”的名聲益州誰人不知?

但是他心中的另一個志向,卻在現實的改造之下,離他越來越遠。

天下計程車人,有哪個沒學過禮義廉恥,忠勇公仁這八個大字呢?

若是十數年前的他,肯定不屑於參與今日的密會。

但十數年後的他,卻自然而然成為密會的主導者之一。

他之所以會有這種變化,並非是他天生就是一個小人,而是十數年的族長生涯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家國家國,家在國前。

所以在看到譙周有些他當年的影子時,他才會自然的流露出笑容。

或許譙周將來會變得和他一樣,但不妨礙李朝對以前的自己表示喜歡。

而譙瑜見李朝遲遲不說話,他便直接開口問道:“身為李氏龍首的你,特地留在我的密室中,總不會是隻想著問我這一件事吧。”

或許當代士人的名聲,很多都是言過其實,但是不代表人人皆是如此。

譙瑜與李朝自幼相識,又同拜於一個名師門下,對於李朝的瞭解他是很深的。

或許在世人看來,李朝現今的官職不高,往日之中也沒什麼驚世的功績流傳於世間。

但就是在這樣不顯山不露水的情況下,廣漢李氏在李朝的帶領下,這十數年之間快速崛起。

就算是在當年波及整個益州的大動亂中,廣漢李氏也一直能在李朝的帶領下左右逢源。

事後家族的權勢不僅未有削減,還因禍得福,李氏兄弟三人盡皆在益州成為掌握一定實權的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