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4頁)
章節報錯
既然不打算拒絕,劉備便收起手中的書信,然後看著蔣濟言道:“汝主信中所言,朕允了。”
對於蔣濟這種大才,劉備表現的頗為和藹。
但想起蔣濟那個傾覆漢室的主人曹丕,劉備實在很難對他有什麼好感。
在這種心態之下,劉備不自覺得用上了天下最尊貴的自稱。
而這聲“朕”,亦讓劉備的語氣從溫和轉而變為凌厲,並讓他的身上浮現一種不可直視的氣勢。
天下喪亂數十年以來,屬於漢帝的權威在天下間幾乎蕩然無存。
以往上一任漢帝劉協在朝會自稱為“朕“時,得到的不是群臣的敬畏,反而有時會被群臣暗自在心中恥笑。
但當今日站在蔣濟身前的漢帝劉備自稱“朕”時,雖然他身上的衣著不如當年的劉協壯麗尊貴。
但身姿提拔周身自有威嚴氣度流轉的他,所展現出來的氣勢還是讓蔣濟感到心季。
蔣濟之所以會感到心季,直接原因是漢軍剛剛取得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大勝。
而論起根源,或許是那漢室數百年來根植在天下人心中的正統思想,在蔣濟的心中隱隱發揮作用著。
蔣濟出身名門,他的祖上大多都是漢臣。
在心季的影響下,蔣濟如鬼使神差般對著劉備一拜言道:“多謝陛下。”
既是漢臣之後,尊稱漢帝劉備為“陛下”,當然是一件正常的事。
可是當蔣濟做完這件按常理來說很正常的事之後,堪堪反應過來的他臉上卻浮現驚恐之色。
現在的蔣濟真想給自己一巴掌。
蔣濟臉上的驚恐之色被劉備盡收眼底,只是蔣濟的驚恐卻讓劉備的眼中浮現一些暖意。
縱使劉備看人再準,蔣濟方才會突然尊稱他為“陛下”,這也讓他感到有些驚訝。
不過從蔣濟的這個反應可以看出,他與許多逆魏的大臣不同,他的心中或許還有著“公義”二字。
而歷史上正是這“公義”二字,害死了蔣濟。
對蔣濟越發讚賞的劉備,見蔣濟臉上的驚恐之色愈發深重,他溫言開口勸慰道:
“子通勿憂,今日城牆之上只有你我二人,今日之事不會傳出去的。”
劉備的勸慰,讓驚恐之中的蔣濟漸漸安定下來。
其實目前在劉備與蔣濟周圍的還有劉備的羽林衛,只是羽林衛作為普通士卒,他們說的話天下人是不會有人輕信的。
所以劉備話語的真正意思是,目前周圍說話能讓天下人採信的只有他與蔣濟二人,而他是不會將蔣濟剛才的反應宣揚出去的。
】
或者說在沒有第三位名士的左證下,縱算他將今日蔣濟的反應宣揚出來,蔣濟亦可以為自己辯解。
正因為知道劉備話語中的深意,所以蔣濟才慢慢恢復了冷靜。
在恢復冷靜之後,蔣濟用感激的眼神看向劉備。
世人多言劉備寬仁,今日之事足以證之。
要是今日是漢臣在曹丕面前不小心稱呼他為“陛下”,那曹丕會怎麼做呢?
蔣濟幾乎是頃刻間就想到了答桉。
正因為有著鮮明的對比,所以蔣濟心中對劉備的感激愈發濃厚。
怪不得裴潛、陳群、田豫這些與劉備有過過往的魏臣,在私下裡對劉備皆是交口稱讚的。
在心中濃厚的感激情緒之下,一顆種子悄悄深埋在了蔣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