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羽一刀斷絕所有生機的張遼,強忍著身體中傳來的巨大痛感,他看向了他那慘不忍睹的傷口。

在看到傷口的那一剎那,張遼就知道他的生命已經快到盡頭了。

如此重傷,就算關羽肯找醫者為他醫治都是無法挽救的了,更何況他與關羽現在還是敵人呢?

只是張遼卻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而感到懼怕,這一點在他朝著關羽衝去時,心中就有著預料。

張遼並不畏懼關羽的萬人敵名聲,但不代表他認為自己敵得過關羽。

當年官渡之戰時,關羽單人單騎入萬軍之中斬得顏良頭顱,而後又一路從萬軍中殺出來。

那一戰關羽取得的敵將首級不止顏良一個。

這件事對別人來說可能只是耳聞,但當時與關羽俱為曹軍先鋒的張遼可是親眼目睹的。

自見到關羽那麼勇勐的一幕後,張遼就知道自己論勇武斷然不是關羽的對手。

所以他剛才衝上前與關羽廝殺,亦抱著求死的心態。

既已求死,又怎麼會畏死。

只是張遼雖不是品格完人,但他亦有自己的驕傲。

在傷口不斷流出鮮血的情況下,在身體中的劇痛一陣陣強烈侵襲著他神智的情況下,張遼伸出手撿起身旁的一把長刀。

他將那把長刀插在泥土中,而後想借著長刀為支力點重新站起來。

但很可惜,關羽的全力一擊讓張遼受了很重的傷,這讓張遼連續幾次掙扎著想站起來都以失敗告終。

而在連續幾次的掙扎動作之下,張遼的傷勢越來越重的同時,更讓張遼喪失了最後的力氣。

在最後一次重重倒地之後,張遼終於放棄了掙扎。

這時,關羽提刀走到了張遼的身前。

隨著周圍的漢軍越來越多,張遼的那數百虎賁已經被剿滅殆盡。

儘管周圍還有一些虎賁在負隅頑抗,但等待那些魏軍虎賁的只有死而已。

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關羽也不怕張遼再掀起什麼風浪。

剛才張遼的一系列掙扎動作,關羽看的清清楚楚的。

沒想到往日能以八百破十萬的勐將張文遠,今日卻連站起身的力氣都沒有了。

這讓關羽的眼神中流露出唏噓之意。

縱使一個人往日如何英勇令人畏懼,但他在瀕死時卻與待宰的羔羊並無差別。

除去唏噓之意外,關羽的眼神中還流露出共情之色。

他與張遼同是當世勐將,今日張遼所面臨的慘景,其實也是以往他為自己設想的下場之一。

戰場之事,總是殘酷的,也是倏忽不定的,誰也無法精準預測來日。

而他在當年從軍那一日尹始,有些準備早就在心中做好。

張遼在見到關羽來到身前後,他躺在地上仰望著身前的這位偉岸男子,他強撐著最後的力氣說道:「雲長,扶我起來可好?」….

張遼的語氣中充滿著懇求。

聽到張遼的這番懇求,關羽臉上浮現不忍之色。

當年他們是好友,亦曾一同並肩作戰過。

於是乎在張遼的懇求之下,關羽俯身將張遼扶起站在自己的身旁。

雖然有著關羽的幫助,但腰間的巨大傷口還是在張遼起身時,讓他發出一陣痛呼。

而就在站起身後,隨著腰間血液的不斷湧出,張遼的臉色愈發蒼白,他感覺自己的意識也已經變得越來越模湖。

但是張遼還是強撐著一口氣,對著關羽流露出一個慘白無比的笑臉。

他充滿真摯的言道:「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