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魏軍面臨全面崩潰的情況下,其餘的漢將已經不需要關羽的指揮,他們就知道自己該做的是什麼。
既為國家,亦為自身,殺盡一切攔在他們身前的敵人。
在這場大戰展開之前,關羽就曾下達過此戰獲勝後的兩個戰略目標之一。
一個是儘可能在戰場上殺盡敵人的有生力量。
特別是那三萬魏軍中軍。
在曹魏錯役制的影響下,投降後的魏軍是很難快速轉變為漢朝的國力的。
特別是那三萬對曹魏忠心耿耿的魏軍中軍。
對於這種敵人,不剿滅殆盡,留著幹什麼呢?
誠然身為劉備的部下,大多都是忠義之輩,不會濫殺無辜。
但是在魏軍還未投降之時,那他們就還是敵人。
將自身的刀刃砍在敵人身上,又怎麼能算是濫殺無辜呢?
忠義,不是迂腐。
不得不說,曹魏中軍的確是天下間的精銳,魏軍中軍中,亦是有著一部分死忠將領。
在魏軍的戰局全面崩潰的情況下,還有著不少魏軍中軍,在混亂的戰場中嘗試著結陣對抗。
但是那些不統一獨立的魏軍結陣,是不可能對現在士氣如虹的漢軍造成任何威脅的。
他們此舉,最多隻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擋一下,漢軍席捲戰場的進度而已。
在數萬漢軍正在戰場各處絞殺魏軍中的頑固分子之時,在戰場中某處的張遼也看到了關羽正持刀向他殺來。
在一開始時,數萬魏軍的陣型在被萬餘魏軍潰軍的衝擊下變得混亂不堪,從而十分擁擠。
但在越來越多的魏軍變為潰兵,一起衝擊著魏軍的陣型時,魏軍的陣型早已經變成有著四面破洞的水桶。
而慌不擇路想要逃生的潰兵,就紛紛如汙水一般,從那水桶中的破洞四散而出。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十分擁擠的戰場,目前被逃散的潰兵、負隅頑抗的魏軍、士氣高昂的漢軍分割成無數的戰場。
許多處戰場中依然在進行著戰鬥。
只是現在,攻守之勢,已經徹底逆轉。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了眾多人群的阻擋,張遼很快就察覺到關羽的動向。
不止張遼,他身旁的數百虎賁亦看到了這一幕。
在看到這一幕後,緊緊跟隨在張遼身邊的數百虎賁紛紛對著張遼勸諫道:「衛將軍,快走吧。」
一聲聲急切的催促聲響徹在張遼的耳邊。
這數百虎賁自當年追隨張遼大破十萬吳軍後,他們與張遼一同得到了太多榮譽。
例如他們被魏帝曹丕親自下詔封為虎賁,這是北方數十萬魏軍中,都未曾得到的榮譽。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命運早已經與張遼深深地勾連在一起。
在方才混亂的局面中,本來聚集在張遼身旁的魏軍或逃或散,只有這數百虎賁堅定不移地跟隨在張遼的身邊。….
哪怕身處在亂軍當中,但是他們依然誓死不渝地跟隨著張遼殺敵,如同當年在合肥城之外一般。
只是這數百虎賁在看到關羽領軍快速朝著這處前來時,他們臉上紛紛浮現畏懼之色。
關羽不是孫權,當年孫權會因為他們這數百人的勇勐嚇得落荒而逃,引得他們陣陣發笑。
關羽卻是有能力領軍殺掉他們這數百人的蓋世名將。
而他們可以死,他們的主人張遼卻不可以死。
在往日他們得到過張遼太多恩惠,現在是他們報恩的時候。
在一聲聲急切的催促下,甚至還有一些虎賁上前拉住張遼的臂膀,就要護衛
著張遼殺出重圍。
但那些虎賁發自忠心的舉動,卻被張遼的一聲厲喝所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