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手中環首刀斷裂,引起許多漢軍計程車氣開始下跌,這一點亦被到達戰場中的關羽所察覺到。

士氣不振的最直觀的體現便是,漢軍前軍的陣型開始騷亂。

只是這一點亦早在關羽的預料之中。

與眾多曹魏名將交過手的他,目前對於戰場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有著極其敏銳的嗅覺。

正因為預料到這一點,所以關羽才會在恰當的時機率領著三萬漢軍援軍趕到。

漢軍士氣開始突然下降,無非是因為手中的兵器問題,而這種問題目前只存在交戰良久的張飛前軍中。

關羽帶領的剛剛加入戰場中的三萬漢軍,並沒有存在這種問題,更不會因此而導致士氣降落。

所以關羽在率領著三萬漢軍加入戰場中後,他馬上憑藉著強大的個人威望及高超的指揮技巧,用他帶來的三萬漢軍當做生力軍,上前去陸續替換下張飛的前軍。

不需要完全替換,只需要讓前方的漢軍中加入一定的生力軍。

那麼在短時間內,三萬曹魏中軍再如何驍勇,亦是不能突破漢軍的防線了。

只是現在哪怕是關羽率領著三萬生力軍到達現場,但是在那一幕發生後,漢軍計程車氣已然受到不小的影響。

所以本就傾向於魏軍的局勢,變得更加明朗了起來。

現在戰場中的局勢,不再是兩軍互相對峙拼殺,而是魏軍採取著勐烈的攻勢,在不斷衝擊著漢軍的防線。

關羽的這個做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剛剛加入戰場的這三萬漢軍,亦會面臨方才張飛前軍所面臨的險境,到那時候漢軍的潰敗是必然的。

但現在這卻是唯一的辦法。

當雙方的大戰進行到這一步時,只要任何一處戰場,只要任何一個將領有退卻的跡象,那麼都可能引起己方大軍的崩潰。

在透過高超的指揮讓己方的陣型暫時穩定下來後,關羽看到了張遼的動向。

在察覺到張遼的意圖後,關羽當機立斷的亦帶領著數百羽林軍從戰場後方抽身出來。

因為一直在注視著張遼的動向,所以關羽也並沒有輕易進入己方的陣勢之中。

當數百位羽林軍跟隨著關羽出陣以來,他們很快便在關羽的帶領下來到了,張遼意欲率軍突進的漢軍側翼。

羽林軍,不,或者說白毦兵,在跟隨關羽提前到達這一處側翼後,他們便在關羽的指揮下快速列好了陣勢。

本來位於這處側翼的漢軍,看到有八百全身精甲的敵軍朝著他們殺來時,心中有著畏懼之情。

但是他們在看到一道偉岸的身影守護在他們的外圍之後,那一道傲然馬上的身影,瞬間便讓他們心中變得安定下來。

漢家步卒,自當由漢家大將軍親自守護。

而立於陣前的關羽,看著那正在快速逼近的,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的八百魏軍,他的眼神中浮現出回憶的神色。….

那八百魏軍的裝扮像極了當年呂布麾下的一支強兵——陷陣營。

本來關羽以為隨著高順為主盡忠而死,那支天下強兵亦會在世間銷聲匿跡,沒想到今日他還會見到。

只不過想想也正常。

當年高順與張遼同為呂布麾下大將,而且經常一同領軍出征,張遼知道陷陣營的訓練方法並不奇怪。

只是當關羽將目光轉向那八百魏軍所打的旗號之後,他的眼神卻變得不屑起來。

虎賁?這個稱號逆魏配嗎?

虎賁最早是大漢最強戰力的統稱,現在卻出現在篡奪漢室基業的逆魏士卒身上,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他身後的白毦兵才是真正的虎賁!

只是這也讓關羽心中的戰意變得沸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