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氣憤並非因為關羽抗他的旨。

兄弟之間不談這個。

劉備生氣的是,關羽的搖頭代表著他不愛惜自己的身體。

弟弟不急,急死兄長,說的便是如今劉備的心態。

在關羽搖頭之後,劉備本來想板起面孔訓斥關羽。

但這時關羽卻主動對著劉備問道:「兄長方才說的那句話,是以大漢天子身份所下達的聖旨,還是以羽之兄長身份所表達的勸告呢。」

還在氣憤中的劉備在聽到關羽稱呼他為兄長時,他的臉色開始變得緩和下來。

關羽的兄長二字,觸動了他內心的最柔軟之處。

自他入蜀以來,張飛與關羽就分鎮二地,這聲當年他每日都能聽到的兄長,他已經好久沒聽到了。

年老之人最為念舊,更何況劉備與關羽的感情不同一般呢?

在臉色緩和下來之後,劉備看向關羽問道:「以天子身份如何,以兄長身份又如何?」

這時劉備的語氣已然沒有那麼急切了。

劉備的反應被關羽看在眼中,面對劉備的詢問,關羽對著他拱手作答道:

「若兄長方才是以大漢天子的身份下達詔令,羽是臣,為人臣者以忠義為先,天子之詔臣定然遵從。」

在說完這句話後,關羽卻又接著說道:「但是身為弟弟的我,會抱憾終身。」

本來劉備聽到關羽的上一句話時,臉上還有些意外浮現。

他的好弟弟他最清楚,他不該是這種性格才是。

但是關羽接下來的那句轉折,卻讓劉備生出果然如此的感覺。

關羽特地在「抱憾終身」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以表達他的真實態度。

只是劉備也不是那麼容易改變自身看法的人,劉備知道關羽口中所說的抱憾終身是什麼意思。

在剛才隨關羽前來寢帳的路上,關羽似乎已經意識到一會隱秘就會被劉備所知道。

所以他提前告知了劉備,張遼正在率領數萬曹魏中軍到來的訊息。

曹魏中軍的重要性,劉備身為曹操的老對手,比關羽瞭解的只深不淺。

但是單單這不足以讓劉備改變想法。

劉備對著關羽堅定地言道:「來日方長,或許你此番回成都會錯過這次戰機。

但是隻要你養好身體,來日還怕沒有擊潰逆魏中軍的機會嗎?」

面對劉備的勸解,關羽嘴上露出一絲苦笑道:「兄長,時不我待呀!」

關羽接著對著劉備問道:「兄長可還記得當陽一戰?」

聽關羽提起那場幾乎讓他身隕的當陽一戰,劉備的臉上浮現沉重的神色。

當時那副慘烈的狀況,他又怎麼能忘記呢?

見劉備開始回憶起那一戰的細節,關羽接著說道:「兄長又可還記得逆魏騎軍之威?」

聽關羽說出這句話時,劉備臉上的神色已然不是沉重,而是忌憚。

作為那場戰役的主帥,他又豈能不知道呢?

世人皆知當陽一戰,是劉備大敗於曹操率領的五千鐵騎。

但是世人卻很少知道當陽一戰的具體經過。

當陽一戰時雖然關羽不在大軍中,但是那一戰的具體經過關羽是聽過趙雲、張飛說過的。

當時劉備攜帶著十數萬民眾一同南撤。

而在那十餘萬的隊伍之中,劉備的大軍有將近一萬,而且大多都是精兵!

而當時劉備的隊伍行進速度相當緩慢,一日方才十餘里。

這是因為劉備為了保護那十餘萬民眾,親自率領一眾將領及一萬精兵殿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