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董允獻策 法邈制延(第1/4頁)
章節報錯
董允既然能特地提醒他這件事,那糜暘自然就不能對這件事有所輕視。
魏延的性格,無論是透過當世的接觸,還是後世史書的記載,說他桀驁不馴有時候都是輕了。
歷史上的魏延在諸葛亮執掌國政期間,可是膽敢多次質疑諸葛亮的命令,並且當眾非議諸葛亮的用兵方略的。
如今可是封建社會,身為屬下竟然如此做,而且還是在北伐期間如此做。
以魏延的身份如此做是會很大程度上影響軍心的,按軍法魏延的所作所為早已構成死罪。
諸葛亮執掌國政期間,他所取得的成就,他所做的付出,就連敵國之人都心服口服。
結果魏延卻對他多有不滿之語,由此可見魏延的性格有多自我。
這樣性格的魏延,在知道本來地位比他低的自己,一躍成為他的頂頭上司後,心中不滿是肯定的。
只是令糜暘沒想到的,現在魏延已經敢在天子使者董允面前將這份情緒表現出來。
糜暘只能暗自感慨一句,不愧是魏延。
董允的提醒,糜暘也明白他是什麼意思。
董允是擔心身為漢中太守的魏延,會因為心中不忿而抗拒糜暘的命令,從而會讓如今一片大好的益北局勢毀於一旦。
因為這種擔心,所以董允實際上是在暗示糜暘要提早動用自身的權力,對魏延作出防範。
如果單單按糜暘的官職來說,雖然糜暘的官職在魏延之上,但是糜暘並沒有處置魏延的權力。
只是劉備在讓糜暘都督益北諸軍事的時候,還賜予了他假節的權力。
假節,意思是天子將自己的符節借給臣下,用以臣下威懾一方。
在漢末以來,臣下在都督一方時,經常統治者會賜予假節鉞、假節、持節等權力。
但因為情況不同,所以各種稱呼之間代表著不同的權力。
毫無疑問,在這之中持節的權力最高。
而在目前的季漢官場中,假節的作用是跟隨著所賜大臣的職權來制定的。
例如目前糜暘的具體職權是都督益北諸軍事。
那麼他假節的權力,只能用來節制益北中的將領。
並且這權力只是臨時的,如果將來糜暘不再都督益北諸軍事,那麼他假節的權力就會自然消失。
而且假節是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
也就是說糜暘假節的權力範圍是,在戰時若有從屬於益北的大將不聽軍令,那他可以先斬後奏用以震懾諸將。
目前關中魏軍有所異動,而據探子來報,從洛陽出發的曹魏中軍亦即將不日抵達武當。
在這樣的情況下,益北諸郡當然處於戰時。
所以若是魏延有違反糜暘軍令地方的話,那糜暘直接將魏延斬殺也是合法合理。
只是這種權力一般情況下,都督地方的大將也很少會用,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糜漢】 【】
糜暘看向董允,對他問道:“休昭既然有此提醒,可有計策教我?”
董允會私下裡向糜暘說起此事,除了為了益北大局考慮之外,未曾沒有著向糜暘示好的心思。
所以為了回應董允的示好,糜暘當然也要釋放出一些善意。
畢竟隨著劉備稱帝,已經成為國朝大將的糜暘,在政治上也要開始尋找一些盟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