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自曹操建立魏國後,就將其當做魏國的國都。

在將鄴城作為國都之後,曹操在原來的舊城基礎上將鄴城進行了擴建。

擴建後的鄴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北臨漳水,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臺、銅雀臺、金虎臺三臺,可謂是雄闊非常。

鄴城西倚太行,南臨黃河,北望千里沃野的河北大平原,地勢十分險要,可守可攻,便於曹操掌控河北地區。

鄴城北部中心為宮城區,西為苑囿,東為戚里。

城東建春門與城西金明門,以一條東西貫通的大道將鄴城分為南北兩部分。

在鼎盛時,鄴城所轄人口近四十萬,這還不算駐軍,乃是當之無愧的當世北方第一城。

在雄闊的鄴城北部,坐落著一座金碧輝煌,氣勢磅礴的魏王宮。

往年中魏王曹操就是在這座王宮中,以他的權柄控制著天下大權。

但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魏王揚鞭的時日已經一去不復返。

在魏王宮的大殿之中,現如今躺著的只有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曹操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在天下三大諸侯中,他的年紀最大。

面目蒼白的曹操躺在大殿中軟塌之上,在明亮的殿堂下方,正跪著密密麻麻的魏國文武大臣。

當初曹操拖著病體從漢水撤軍,為了不影響軍心,為了不讓劉備起疑,在他率軍回鄴城經過譙郡時,特地還在譙郡大宴鄉里,賞賜故舊。

譙沛之地是曹操的故鄉,他當初的起家班底亦大多是譙沛人士。

所以譙沛之地雖然在天下中並不算太重要,但對曹魏政權來說,卻有著特殊的含義。

在譙沛之地宴飲鄉里之後,曹操便馬不蹄停領著大軍回到了鄴城中。

一到鄴城中之後,心中鬆了一口氣的曹操身體每況愈下。

或許今世的曹操因為心有牽掛,多支撐了一段時日。

但無論如何,他終究還是要離開這個他戀戀不捨的世界的。

感覺身上病痛交加的曹操,看了眼跪在群臣之首,他榻旁的魏國太子曹丕,他的眼神中有著不捨。

他的不捨並非是完全出於對曹丕的父子之情,更多的是擔憂魏國的未來。

他離去之後,子桓能夠守住魏國嗎?

曹丕今年三十四歲,本該是一個男子最富有鬥勁的年紀,當年黃巾之亂曹操領兵平亂時,亦差不多是這個年紀。

但是可能是由於與曹植的奪嫡之爭,耗盡了曹丕的心力。

令他在三十餘歲這個男子年輕富強的年紀,鬢角之間已經長出了些許白髮。

曹操看著身前的他其實並不是十分滿意的太子,他的眼神前中回憶起了另一位年輕人的身影。

那句「父親,請上馬」猶如一把刮骨單刀一般,以前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但隨著他年紀的增長,這把刮骨刀就刮的他越疼。

….

曹操知道自己已經起不來了,於是他口中發出一陣悲傷的感慨道:

「今我將不起,我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也。

假令死而有靈,子修若問‘我母所在,,我將何辭以答!」

曹操的話語中充滿了悲傷,他話語似在自語,又像是在說給眾人聽。

而他的這句話,讓他身前曹丕的身子俯的更低了些。

他知道他從來就不是他父王心中,最滿意的太子。

在感慨完這句話後,曹操轉眼看向曹丕身後的群臣,開口下令道:「卿等全部退下,孤有話要與太子說。」

雖然曹操這時的語氣很是虛弱,但因為大殿之中的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