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很快到來。

太和殿

賀贏在大臣們表達忠心前,先讓謝遂報告了曲致的兩宗大罪:一是派人刺殺桑坤;二是殺害萬彰,嫁禍桑坤。

“曲致已經認罪。”

“刺殺桑大人的兇手也於昨晚伏法。”

“捉拿到兇手的人是忠義侯府的二公子江刻。”

謝遂說完案情,呈上案宗。

裴暮陽接了案宗,呈到皇帝面前。

大臣們竊竊私語:

“怎麼會這樣?”

“曲大人為何如此行事?”

“原因很簡單。曲致跟桑大人有嫌隙,對他心生殺意,也在情理之中。只萬監正何其無辜。”

“那萬監正是個好人吶。我女兒婚姻不順,前兩次婚姻不是遇到酒鬼,就是遇到賭徒,日子過得可憐啊。差點兒尋短見。我被逼無奈,尋了萬監正給她測算,說是前兩次不是正緣,第三次是正緣。事實確實如此,我那第三個女婿對我女兒愛若珍寶啊。”

“可不是,萬監正還是先帝舊臣,在圍殺裴禎的時候,可是他說服了太后,站隊皇權,不然,嘖嘖,可惜了。”

……

他們開始為萬彰鳴不平:

“萬監正為人豪爽灑脫,心懷大義,從不與人交惡,如今慘死曲致之手,實在冤屈可憐,還望皇上為他做主。”

“對,我們同朝為官,便是手足,如今出現這等殘害手足之事,實不可忍!”

“請皇上秉公執法,還萬監正公道。”

……

他們下跪請求。

也有官員保持異議:

“大理寺跟刑部已經審過了嗎?謝大人只是一州長官,讓他主審此案,恐有偏頗。”

“對,曲大人是堂堂戶部尚書,必須歷經三司會審,才可下定論啊。”

更有官員為曲致求情:

“曲大人為官幾十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還望皇上手下留情啊。”

“是的,曲大人是一時做錯事,望皇上寬宥啊。”

……

滿朝不同的聲音此起彼伏。

賀贏聽著他們的爭執,隱忍著煩躁,抬起手,又壓了下去。

這是一個噤聲的動作。

殿裡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你們的關注點跑偏了。曲致殺害萬彰,是為了嫁禍桑坤。你們對桑坤有何意見,竟然這麼忽視他的存在?”

“姜重玉,朕記得你說,同朝為官,便是手足,難道桑坤不是你的手足嗎?他一次次遭人暗害,你就這般沉默?”

“朕今日不議曲致之事,只是先讓你們知道曲致為人,再問問眾愛卿的忠心。這桑坤跟桑家女,還殺是不殺?”

他鋪墊這麼多,都是為桑家正名。

有官員明白皇帝苦心,表達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