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戲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那花旦唱腔悠揚柔媚,委實是副好嗓子。他眼角眉梢,不知凝著幾多風情,身那姿款段,也俱是可以一觀的。
這戲聲不斷,熱鬧了這深宮中的一方天地。
只是底下有不歡喜這些的嬪妃,到底是用帕子掩口, 打起了哈欠。
阮玉儀瞧著那花旦眼熟,便與淑妃說起了小話,“姐姐,上邊那花旦,可是男子?”
溫熱的氣鑽入淑妃耳中,弄得她有些酥癢,她側首道,“妹妹怎知?本宮也是初次聽這戲, 不過聽說常來宮中的這戲班子裡, 確有一個花旦扮相的男子。”
其實淑妃也不過比阮玉儀早入宮幾個月,幸而身邊活絡人多,自己又管著這六宮上下,這些瑣碎事還是有所耳聞的。
在太后還是皇后時,宮中便時常請這個戲班子來。這戲班子因著受天家賞識,在民間也是赫赫有名的。
她搖搖頭,“曾聽過他的戲罷了。”也不知家中是如何境況,不去種田從軍,卻來學戲。
說起來,姜懷央也曾道, 往後還想聽戲, 是十分輕易的事。她曾盼過他與她同坐著,共聽這曲兒,如今想來, 卻也可笑。
三四場過後,那暖日便為雲所遮擋了去, 戲園中陰了下來,又是冷上了幾分。
太后稱自己年事已高,受不住這風,因便攜了隨身的嬤嬤回宮。其實在座的嬪妃也都心知肚明,太后這回哪裡是來聽戲的,分明是端夠了架子,心中暢快,繼而離去罷了。
白之琦自覺在此處不受待見,跟著太后離開。
風還吹拂著,吹動佈置在戲臺上的帳幔。
幾個嬪妃中,鮮有歡喜聽戲的,只覺咿咿呀呀的吵鬧。加之本也是在太后跟前儘儘孝心,太后走了,也沒必要留著,三三兩兩也便散去了。
阮玉儀卻是看得仔細,眸若點漆,隨著上邊演著的悲歡離合,忽而抿嘴笑著,又時而蹙了眉。
淑妃穿少了衣裳, 這會兒覺著冷了, 不住摩挲著雙手。
她正要與淑妃談論, 注意到她的小動作,便勸道,“姐姐若是冷了,便先回去罷,臣妾再呆會兒也就回了。”
淑妃的確是待不住了,不過是怕攪擾了她的興致,便一直作陪。聽她這麼說,便也順著頷首,“妹妹莫要坐太久,這風厲害得很呢,仔細受了寒。”
她一怔,微微笑了起來,點頭應下。
她看出淑妃眼中真切的擔憂,心中發暖,心緒都明快不少,從前那些針對矛盾,自然隨之化去了。
她一直望著淑妃緩步離去的背影,直至人走遠了,方才回了頭來。
這會兒人幾乎都走盡了,只剩下阮玉儀並木香兩人,臺下驀地冷清起來。可臺上的人仿若不知一般,還是如常地唱著。
一動一靜,卻是更顯寥落了。
一曲唱罷,上邊幾個戲子一齊行了禮,側身退下。
她看得歡喜,也覺他們不容易,便吩咐木香去臺後一人賞下些碎銀去。臨行時身上也並未帶著這許多銀錢,木香來稟,說是分不均了。
她思忖了片刻,“你身上那枚玉佩先送了去罷,待回去,你再去我那兒再擇一枚。”她記著自己是宮妃,從自己身上解下物件賞下,自是不妥。
“是。”木香笑著應下。
正計較著這會兒,後邊踱來一束帶頂冠的公子,身形纖細,面目雋秀。
他度了合宜的距離,便止住了步子,規規矩矩行了一禮,“鄙班得娘娘垂青,又見娘娘一直坐於臺下,小人不勝欣仰,因特來謝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