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縣的局勢隨著毛驤的到來變得更加複雜了。

軍事對峙的詭譎局面,還要加上毛驤操刀策反張寧。

剿滅匪患的詭譎局面,還要加上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

政事處理的詭譎局面,還要面臨無人可用的境地。

事情要一件一件處理。

如果全抓起來的話經驗告訴他,會變成一團亂麻。

賞金已發,腰斬十七不明來歷的陌生人入境,全境搜捕逃亡七人。

府兵在繼續訓練。

所以,應該派誰去統計良田,派誰去統計戶籍,派誰去處理偷盜案件,派誰去處理鄉野矛盾。

這是需要龐大人手的多件事。

田地統計是一件非常科學和經驗的事情。

一旦確定田地種類,就要按照對應田地種類來徵收賦稅。

大明實行稅畝正好是反過來的。

以恆定的每畝徵稅來進行徵收賦稅,也被稱之為折畝。

一等正田每畝三十步徵收麥三升七合四勺,米八升四合五勺,下下田每畝三百步同徵。

上地每畝兩百步徵收麥兩升三合八勺七抄,米五升八合七勺一抄三撮,下下地每畝五百步徵收同徵。

山地每畝二百六十步徵收麥兩升一合七勺,米兩升一合七勺。

塘地每畝徵收麥三升七合四勺,米八升四合五勺。

如果他想要分田,想要春耕,就必須全面調查清楚十四類別田地的區域分佈。

一等正地,二等正地,三等正地,四等正地,上田,中田,下田,下下田,上地,中地,下地,下下地,山地,塘地。

土壤的好壞在下下田為止。

上中下下下是山川梯田從上往下數最末尾為下下地。

西北這邊主要以山地為主,梯田為輔,塘地少許。

上地多為上田和四等正地,末梢的下下地多為下下田。

根據蘭縣田地記錄多為如此,但他現在對這份田地保持著非常嚴重的質疑態度。

馬家,柳家,李家,王家,張家等等但凡跟士族沾點關係的田地,都存在嚴重的以好充次現象。

這種被稱之為降級,並不違法。

也就是第一次衡量土地之時,縣衙將一處田地認定為一等正地,但在三年年年考核之中一等正地沒有對應的畝產產量,縣衙就會酌情將一等正地降級為二等正地。

以此類推,止於下下田,下下地。

程式上符合降級標準,士族只需要控制三年當口,第四年便能以好充次,每畝少繳納十步一等正地的賦稅。

可別小看了這十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一等正田徵收賦稅的一畝標準是三十步。

每實際三畝地便能倒騰出實際的一畝二百四十步的無稅田地。

實際的四畝地按照三畝地來徵收賦稅。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就是士族面對老朱徵收嚴苛賦稅的對策。

而除此之外。

朱棖透過對地契的清掃,又特麼抓到了一個可能涉及朝堂重臣的貪腐案。

戰亂之後的塞北百姓流離,且本來就沒有多少人,有很多的無主田地。

但這僅僅是表面看起來的無主田地。

實際情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