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一葉知秋,較於那些沒有想法的考生,此考生的提議太過於偽大空,最可怕的是,思想層面出現了問題,利益至上,自私自利,所以,李小天毫不猶豫地把其評分打得比那些沒有想法的考生還要低一檔。

二輪國考答卷寫有自己想法的雖不多,但也有近二十人,李小天花了小半天才全部評完,其中提議具有很強實質性的有十一篇,除了前兩篇提及的教育醫藥司的之外,後面亦有論改土地和農業的開創性諫議,想法之大膽,令李小天也咋舌不已,於國於民,皆利,頗為難得,而剩下的呢,要麼就是說些不痛不癢的提議,要麼就是高談闊論紙上談兵,簡直就是無端憑生矛盾,可謂目光短淺,當然,十一篇之中也有數篇撞稿的,不過,這裡的撞稿並沒有說是完全一樣的,只是說他們所提及的主題相同,但是論述有所不同,有人提得全面,有人說的片面,有人說的較完整,有的提議尚有缺陷,總之,相互比較,擇優而評。

考卷既評完,十一選七,不過片刻,還有一點,讓李小天略感疑惑,這二十張考卷裡並無章算的筆跡,依李小天對章算的瞭解,這種開放性試題對於他來說,應該不成問題,為何並不見其考卷,除非他沒來參考,這點可以排除,李小天特別留意了一下他,坐在二排靠窗的位置,難道是說他答不出此題?

為了答疑解惑,李小天又快速掃了一篇那些普通考卷,這一看不要緊,看完駭一跳,因為在普通考卷中也沒發現有他筆跡的答卷,果真是不翼而飛了?

思索一會,李小天似乎已有答案,於是乎將評好的七張答卷糊名一一撕開,果不其然,如其所料,七張答卷中赫然有一張寫著章算二字,值得一提的是,這張答卷還是李小天評看的第二張,是關於建立醫藥司的。

“果然還是我慧眼如炬啊!”李小天心中暗自喜慰。

章算之所以換了筆跡答卷,應是在第一輪考試中知道了李小天過目不忘的本領,擔心李小天因為舊識關係而有意或無意地給他開後門,不是靠自己實力上的榜,為了把這種可能性完全扼殺在搖籃裡,才會出自謀策,對於他來說,這是文人的傲骨,只能摧毀,不能彎曲。

“這七張答卷便是二輪榜單,諸位看一下,沒什麼意見的話,就這麼定了,有不同意見的話,放心大膽提出來。”李小天對閱卷閣中的其他評卷官道。

自是李小天雷厲風行地送進去不少的國考的監考員評卷官之後,倖存的眾人對其皆是望而生畏,現在讓他們提意見,哪有膽量敢說話,大氣都不敢喘,紛紛噤若寒蟬。

“既是如此,那就權當各位預設了。”說完,李小天整理好考卷,準備派人送進宮,交與王上楊潛仁過目。

“大人,下官有一話不知當講不當講。”正此時,忽有一評卷官起身而道。

“想說就快說,不想說就憋回去,我最煩就是磨磨唧唧。”李小天不爽道,倒不是因為這傢伙有意見,而是他明明要說話,還詢問說不說。

面對李小天的不耐煩,這個評卷官倒也沒就此退縮,只道:“毫無疑問,那些答卷的提議都非常具有開創性,利國利民,但實在是太過理想化了,如同空中閣樓,海市蜃樓,那些變法涉及的利益層次太廣了,群真要實行起來,不僅困難艱阻,而且危險重重。”

李小天反問:“你說的這些我當然知道,我只是不知道你說這些想表達什麼意思?”

評卷官回道:“下官只是希望汙濁官場之上不要失去一位清正的官員。”

“這點你放心,我比任何人都惜命。”李小天笑回道,接著忽問:“你叫什麼名字?”

評卷官愣了一下,回道:“熊斌。”

“熊斌是吧,那就由你把這七張答卷送往陛下那裡。”李小天吩咐道,感情這傢伙說了大半天,就是為了提醒李小天注意安全。

“下官得令。”熊斌連忙應下,要知道,像他這種大學書閣裡當差的小文員,連官品都沒有,進王宮都是奢侈,能面見陛下更是難如登天,如今能與陛下打照面,簡直就是一步登天,祖墳冒青煙,如何不叫他興奮緊張。

“至此,國考二輪已算告一段落,諸位同仁辛苦了,剩下放榜,以及與榜上考生安置等的後續繁瑣工作,暫和往常一樣,由各部門專職負責,以備三日後的殿試。”李小天老氣橫秋地說完結語,隨即離去。

———————

次日,清晨,放榜吉時。

國考二輪放榜與第一輪有所不同,第一輪榜單不分前後,凡是上榜者都可參加第二輪考試,而第二輪呢,分為首次尾三榜,各榜內排名不分先後,但是三榜卻有優劣,首榜為最,可參加終試,一般而言,前途無量,次榜差之,按照常理,至少能留京任職,至於尾榜,會派不同地方當差。

比起第一輪放榜的時候,這第二輪觀榜的人數有明顯的下降,但也不在少數,畢竟考生也不少,加之有些閒來無事的愛湊熱鬧的人,雖不及上次人山人海的誇張,但也有門庭若市的規模。

“恭喜唐兄,上了首榜!”

“同喜同喜,也恭喜毛兄入了次榜!”

“恭喜羅兄榮等首榜!”

“同喜金兄亦上首榜!”

……

榜單子出,賀聲連綿,有首次榜相熟同祝的,有尾榜與首次榜認識恭慶的,還有路人衷心祝福的,當然,更多的還是來自尾榜沉默地羨慕嫉妒,畢竟,首次榜加起來不過十一人,尾榜的考生佔據了絕大多數,誰人不想奪得首次二榜,尤其是對於那些紙上談兵,提案文章立場有問題的考生來說,他們可不會自糾自身,自信滿滿,覺得自己的提議堪稱完美,絕對不可能有問題的,不說首榜,次榜是絕對十拿九穩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中,由於對自己過於自信,一出考場的時候,就已經與其他考生誇下海口,次榜不成問題,而那些考生本就能力有限,壓根就寫不出於民於國有利的諫論,對於他們的高談闊論,自是附和稱讚,現今呢,淪落至尾榜,與那些吹捧自己的同流,心理落差太大,只覺其中大有貓膩,越想越氣,越氣越想,加之尾榜中不乏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言詞拱火,眾人便開始非議起來,說著說著,愈發激動,一群人大呵不公,直言要檢視考卷,此起彼伏,不絕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