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中午,宮中來了馬車,兩父子整理了衣冠,上了馬車,跟著來到皇城。

朱高熾也快二十年沒看到皇城,同樣感覺和以前不一樣。

城門一樣被擴大,馬車可以直接進去。

進去後等了一會,宦官亦失哈過來,把他們父子帶到乾清宮。

乾清宮裡好多人,中間新放了一個大圓桌,上面正擺放各種美食。

朱高煦一身常服,精神抖擻坐在御案邊,身邊有三個孩子,都是他的子女,但普遍都在十歲以下。

“臣朱高熾(朱瞻基),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父子進去就跪。

朱高煦趕緊起身,快步走了過來。

好多久不見,雙方再次看到,居然都隱隱有些淚目。

“大哥快起來。”朱高煦長嘆,上前扶起朱高熾。

他從來只恨朱棣,沒有恨過朱高熾。

一切都是朱棣的鍋。

“瞻基也這麼大啦?”

“二叔。”朱瞻基乖巧的道。

朱高煦不由腦子裡閃過很多年前的一幕,還剛會走路的朱瞻基奶聲奶氣的問他:“二叔也想當太子嗎?”

當時真想一腳踢死他。

“好好。”朱高煦笑笑,伸手招呼身後的孩子們:“來來,都來看看大伯和堂哥們,別以後走在街上,遇到都不認識。”

他招呼了幾個孩子過來,孩子們都很有禮貌,紛紛拜見大伯,堂兄。

朱高熾看他們乖巧的模樣,就感覺朱高煦教育孩子也做的不錯。

兩人進來沒多久,朱高煦的妃子們也都來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午飯。

朱高熾坐在朱高煦左邊。

朱高熾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他們剛剛進來時,宮中都沒有衛士搜他們身,不怕他們暗算朱高煦嗎?

不由暗暗佩服朱高煦,反正換個位置,他肯定要防著朱高煦。

兩兄弟多年不見,還是有很多話要說,但基本是朱高煦在問,問他一些大澳的情況。

大澳在大明統治也已經快二十年,經過朱高煦不停的移民支援,當地人口已經突破了五十萬,這可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當然,最大的原因是朱高煦宣傳的好。

原時空中,大夥知道大澳有金礦,四周八方的人,包括歐洲都有人去淘金,短短十年,人口就從四十萬突破到一百一十萬,增加了七十萬。

現在全世界剛剛摸到大航海的邊,受限於遠海能力,所以人口增長還沒這麼快。

但伴隨著大明的崛起,遠海能力的增加,朱高煦估計,再過十年後,大澳人口能破百萬。

現在大澳被發現了好多金礦,非常吸引淘金者。

大明在當地採用收稅模式,誰發現的金礦,交四成稅給大明,允許他們自己開採,使用期限為五十年。

除了金礦,其他礦產都歸大明所有,誰發現的,可以得到重量的獎勵,有同樣五十年的一成礦產獎勵。

朱高煦沒有全部收為大明國有,就是鼓勵世界各地往大澳移民,增加當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