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之所以沒聲音,一是朱高煦權力日漸穩固,二是後來基層官員都是從小學,中學,大學一級級上來的,整個思想已經和以前不同。

他們願意遵守次序,既然選擇當官,就得按大明律來。

除非你辭職不幹,想怎麼吃,想和誰吃都行。

你拿了朱高煦給你的錢,你就得按朱高煦的要求來辦事。

如果你真的問心無愧,和誰吃飯,什麼原因吃,花了多少錢,誰付的錢,都可以如實上報。

上報一下只要幾分鐘時間,寫幾十字而已,這有多難?

總之朱高煦時代,尤其這幾年,對官員的管理越來越嚴。

當初朱高煦奪取天下時,很多官員都拍手稱慶,因為當時給天下官員加俸一倍。

沒想到,現在朱高煦坐穩了江山,不但用新學校培養的年青官員大量替換他們,而且對他們要求越來越嚴。

說實話,前幾年辭職不幹的前朝官員相當多。

很多洪武和永樂時的進士都不幹了。

真幹不下去,不能隨便在外面吃飯,吃個飯還得上報,很多人受不了。

所以宋柯到了現場也不敢吃飯,說完話轉身拍拍屁鼓就走。

其他官員紛紛眼巴巴看著秦漢。

這要換成以前,大夥都搶著要為新知府接風洗塵。

但現在誰敢啊。

秦漢左右看看,道:“既然大家都來了,暫時多留一晚,明天辰時一刻開會,本官說下如何改制。”

眾官員驚訝,這麼快?

新知府剛來,第二天就搞第一把火了?

但知府說了,大夥也沒辦法,都只能留下,等明天開會。

打發走眾官員後,秦漢帶著家人,跟著幾個貼身護衛(俱是皇帝所派),走進知府衙門。

大明現在所有縣官,府官,省官(三司和巡撫總督等)都是就近住在自己的衙門裡。

秦漢家就在知府衙門後院,他進去時,後院有點亂,有人正在打掃,因為前任知府也剛走沒多久。

秦漢也沒辦法,暫時先把隨身的東西找個房間放下,等著他們打掃。

然後叫人請來知事。

但有人道,王知事家中有事,上個月剛回杭州,假期到後天才到。

秦漢只好叫一名吏員。

吏員姓周,平時在知府衙門是王知事隨從,負責衙門裡的內勤事務。

周偉比較年輕,前年大學剛剛畢業,然後考官是第三名,當時那職位只取前兩名,他被聘為吏員,目前是蘇州府吏房司吏。

大明地方州府和各縣,都有六房,對應六部,但朱高煦先後在京師中樞增設的幾部,到目前只有省級才有,州府縣都沒有對應的。

這次改制就要全盤對應,從上到下,理順關係。

周偉也就二十歲不到,看到秦漢後,態度非常恭敬。

秦漢問他,蘇州府和各縣,現在大概都有多少人員?包括官、吏、雜職。

秦漢還真問對人了,周偉立刻道:“蘇州府轄一州七縣,有編制的下官都記的,沒編制的,要去查下典冊。”

秦漢笑道:“你先說有編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