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很明顯小看了真定城的防守意志,雖然耿炳文死了,但城裡還有盛庸和平安等良將在,還有平燕布政使在,連續攻了三天無果,燕王這時收到訊息,吳高又打永平了,只能帶兵撤回。

豬龍河北接白洋淀,南連滋河。

燕王決定撤退,燕軍沿豬龍河北歸,步營先走,騎營壓後,主要是防止真定城和河間府的南軍出來追擊。

不過耿炳文已死,南軍現在群龍無首,顯然沒人敢追殺出來。

燕軍俱沿著豬龍河西岸北返,隊伍連綿不絕,長達數里。

朱高煦的騎營現在負責壓後,他和徐祥正在一起,兩人並肩騎行,從前面往後跑,朱高煦一邊跑,一邊看燕軍士氣。

現在這些燕軍,有一小半都是降軍,但沿路過來,大夥談笑風生,大部分都挺高興的。

畢竟這算內戰,明軍自己人打自己人,很多衛所軍將都相互認識,所以投降的痛快,投降過來後,也沒影響心情。

在經過其他諸將的兵馬時,朱高煦不時能遇到很多千戶,副千戶等以上軍將,還有百戶們。

很多人看到朱高煦都露出敬佩之色,因為真定之戰,朱高煦連破三營,名震燕軍上下。

“高陽郡王。”

“拜見高陽郡王。”

“見過殿下。”

“見過高陽王。”

沿路各種打招呼,朱高煦也一一含笑點頭,但大部分人都不認識,因為這些人有一大半都是燕王起事後被提拔起來的新軍將。

這些人也是燕王最信任的心腹,願意幫燕王拼命,因為好不容易遇到這個機會,能搏個出身和富貴。

而徐祥身為北平都司的老同志,大部分都認識。

徐祥是燕王起兵時最老的千戶級將領,年紀比耿炳文還大兩歲。

每當朱高煦和人打過招呼後,他就會在身後輕聲道:“此人以前是燕山右護衛百戶,現在好像是副千戶,名叫山東人氏”

徐祥記性很好,大部分人都能說出名字,甚至籍貫,朱高煦匆忙之下也記不住這麼多人,因為對他來說,這些人都是朱棣的心腹,如果不是歷史上有名的人,他實在也不願意去記。

徐祥說了會,發現朱高煦有點心不在焉,估計朱高煦也記不住這麼多人,於是簡單的說個名字就算。

片刻之後,他們越過其他兵馬,來到朱高煦自己的大部隊裡。

朱高煦的騎兵分成四排,緩緩往北。

看到朱高煦出現,有人立馬興奮大叫:“殿下。”

接著大夥紛紛叫了起來。

“孫基,尼特孃的,怎麼感覺你胖了?”

“於狗蛋,你想好名字沒有,趕緊改了,真特娘難聽。”

哈哈哈,四周一片笑聲。

“還請殿下幫俺改個名。”

“你叫于謙吧。”朱高煦隨口道。

“多謝殿下,俺叫于謙了啊,以後你們特麼的別亂叫。”

“狗蛋你少來,永遠是狗蛋。”

“哈哈哈。”四周又是一片笑聲。

朱高煦大笑著和眾兵士們招呼,一路往後,幾乎每到一個百戶那邊,都能和營中的某些兵士們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