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走後,朱高煦帶人進入現場。

伏城驛有圍牆,原本只有幾百平方,燕軍把這裡用來收降,讓降兵建了木柵杆,圍了有數千平方。

除了中間有幾幢房子,前後左右皆是平地。

之前幾千俘虜在這裡挺擠的,現在人少,就看起來空曠。

四周大概還有三百守兵看著,比較穩定。

“陳文,先去把官將帶出來。”朱高煦想了想,讓陳文帶了一百人進去。

沒一會,裡面有七八十個官將,十人一組被綁著手和腳,慢慢移步出來。

通常拒不投降的,都是軍將比較多,然後跟著他們的親信兵士也會抗拒。

朱高煦站在眾人面前,所有人都靜靜的看著他。

“tui”人群裡突然有人往地上吐了口水。

“特孃的。”周虎提著大斧頭,瞪著人群,想找出來。

“我是高陽郡王朱高煦,戰場上的勝敗仍兵家常事。”朱高煦這時緩緩道:“諸位奮戰不止,戰敗不是你們的錯。”

“咱們其實都是大明子民,實在沒有必要拼個你死我活。”

“大明的真正敵人,是關外元軍的殘餘勢力,那才是欺負壓迫咱們大明的仇人。”

聽到朱高煦這番話,很多人的臉色,微微緩和了點。

“本王身為大明太祖血脈。”朱高煦繼續道:“起兵靖難,實在迫不得已,只因朝廷的屠刀已經架到我們父子頭上,如果換成是諸位,相信你們也會為了家人而奮起抗擊。”

“是非對錯更沒什麼好爭論的,因為如果我們贏了,朝廷會變成反賊,我們就是正義。”

“所以本王覺的,諸位的有用之身,應該留著將來對抗韃虜。”朱高煦的聲音,越來越有一種義憤填膺,大義凜然的氣勢:“跟著俺幹吧。”

“俺想帶伱們,建功立業,驅逐韃虜。”

對軍官,朱高煦打算講道理,這是咱們大明老朱家天下,爭來爭去都姓朱,你們何必糾結跟著誰?

萬一我們贏了,咱們就是朝廷,朱允炆要變反賊的。

朱高煦這話,就沒有朱棣那麼簡單粗暴,但效果也不差。

其實很多人可能心裡想投降,但你用威脅的語氣和他們說,降不降?不降就砍頭,有人很不爽,就一言不發,寧願一死,畢竟有部分古人,還是講面子的。

朱高煦這話就給了大夥下臺階的方向,順帶還畫了個大餅,提醒他們,歷來造反成功的收益,通常遠遠超過平叛。

他話音剛落,人群中就有人走出來,撲通,跪倒在地。

眾人十人連一組,這人走出來,把另九人也帶出佇列,看起來好像有一大群人似的。

“末將嚴強,原追隨高陽郡王。”卻是一個副千戶率先出列。

這種事有人帶頭就好辦,馬上四周陸續有人跪下,並向朱高煦表態,願意跟他,還有人說昨天高陽郡王勇武無敵,早就仰慕云云。

最後現場大概有五十多人願意投降朱高煦,另有約二十多人還是不出聲,其中一個年紀有點大的千戶,還是和徐祥認識的,他朗聲道:“徐祥兄弟,給俺們一個痛快吧,讓俺們追隨老將軍去。”

朱高煦也沒辦法,只能看了看徐祥,揮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