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梅山莊的收尾工作,進展得很順利,幾乎沒用孟修遠費太多心思。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仰賴於宋青書的出力幫忙。

原本失魂落魄的宋青書,只是將自己關在屋子裡躺了半日,再出門時,便已經調整好了心情,主動替孟修遠接過了許多事情。

經此一變,宋青書非但沒有沉淪,反倒是成熟了許多。

這樣的轉變,讓孟修遠感到高興,但也覺得在情理之中。

宋青書生來便是個聰慧多思的人,原著之中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時候,他便顯示出了不錯的組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憑心而論,孟修遠自覺得若非是多了些前世的見識,其實在很多方面,自己是不如這位小師侄的。

而原著中宋青書最大的缺點,就是因為從小到大沒經歷過挫折,而致使有些心高氣傲,沒有容人之量,面對失敗也不能坦然面對。

用俗話說,就是有點“輸不起”。

可現在,由於孟修遠的出現,宋青書在“失敗”和“受挫折”這方面,可是有了極為豐富的經驗。

甚至說,在掛逼孟修遠長達十年的飽和式打擊之下,他依然能夠樂觀自信地生活下去,本就已經算得上是十分堅韌。

若是沒有一個面對失敗的好心態,恐怕這小師侄早就自閉了。

也正因此,這次朱九真的事情雖然確實也對宋青書的打擊十分之大,可是“飽經風霜”的他,很快便接納了現實,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錯誤,並予以了改進。

具體來說,就是盤問罪行、核實互相檢舉證詞等一眾事情,幾乎都被宋青書主動接了過去,全不用孟修遠操心。

而且孟修遠暗中觀察過,宋青書做得十分妥帖,也十分公正。

除了朱長齡、武烈、姚清泉三個作惡多端的罪首已經在孟修遠手下伏誅,餘下人的處置,宋青書做得都十分乾脆。

尤其是對那朱九真,宋青書也沒有念及舊情。

在經由莊中奴僕、婢女、管家乃至於裝外諸多佃戶的共同檢舉之下,朱九真過往縱犬殺害多條無辜人命的事情被一再證實。

年紀雖不大,但已經惡行斑斑,自然無可原諒。

宋青書沒顧得這殘忍女人的求情,一劍便送走了她。

至此,孟修遠也就對宋青書完全放心,將後面的瑣事都交給了他。

……

大概又休整了一兩日,孟修遠便收拾好東西,準備獨自出發回歸。

而宋青書則被他獨自留在了這裡,處理剩下的爛攤子。

畢竟這朱武兩家財產頗豐,牽涉無數百姓生計,不是那麼容易處理的。

要將這份財產用得好、用得合理、用得能讓更多人收益,需要花費很多心思時間。

這種麻煩的事情,有宋青書去做,孟修遠自然是十分樂意的。

前面說過,宋青書為人做事妥帖,這次經歷大變之後人有成熟了很多,所以孟修遠相信,由他來處理,或許比自己親自去做還要好。

而且這茫茫崑崙山脈之中,也沒有什麼太多數得上名字的豪強山賊,少了這朱武兩家,自然再沒人是宋青書的對手,也沒人敢冒犯武當派的威嚴,安全方面不是問題。

諸般條件都合適,所以孟修遠才逃得清閒,決定先孤身一人上路了。

臨走之前,孟修遠猶豫過,想著是不是應該將這剛剛得來的九陽神功傳授一點給宋青書,讓這位好師侄跟著沾沾好處。

不過後來一想,還是作罷了。

畢竟如此一門神功,影響頗大,並不是能夠輕易處置的。

哪怕於武當派中,說實話,除了孟修遠和張三丰之外,也沒人接觸過如此級別的功夫。

武當七俠至今的主修功夫,還是劣化版的《武當九陽功》呢。

所以孟修遠決定還是應該慎重一點,準備回到武當派後將這《九陽神功》交於師父張三丰,由他老人家來決定傳給誰、不傳給誰比較好。

……

相別無言,孟修遠從紅梅山莊出發之後,行程十分順利。

帶著滿滿的收穫往家裡走,自然和出門的時候不一樣,心情都輕快了許多。

頂風冒雪、黃沙漫天,都沒能拖延孟修遠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