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的目光掃向執扇手中嬰兒時,大娘又發現那嬰兒模樣稚嫩,連胎毛都未褪去,怎麼看也就剛出生一兩日的模樣。而面前的姑娘卻是一副朝氣蓬勃,顧盼生輝的模樣,怎麼看也不像剛生過孩子的人。

大娘突然狡黠地笑了,笑著問:“姑娘,你說這孩子是你的,那你可否告訴老身,你是何人?家住何方?又在何日,何時,何地生下了這個孩子?”

連珠帶炮似的問題聽得執扇柳眉一蹙,心知大娘是對自己起了疑心,但這些問題她真的一個也答不上來,總不能說自己是執扇仙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周遭齊刷刷投來了審視的目光,執扇靈機一動,進而手指天空,佯裝驚訝道:“大家快看,那禿鷹還有同夥兒呢。”

此言一出,眾人果然中計,紛紛朝她手指的方向望去,並開始詢問同伴‘報喪鳥’的同夥兒身在何處?

偏偏這時,那大娘又尖叫連連的拍著大腿嚷嚷:“大家千萬別上當,我敢斷定她不是孩子的母親,從一開始,她就在撒謊騙我們,我懷疑,她才是‘報喪鳥’的同夥,是妖女!”

一語激起千般怨!

短暫的唏噓後,人群突然沸騰了起來,口中罵咧著妖女,害人精之類的話,手中石子也朝執扇後背扔了過去。

於是,喊打喊殺的聲音又再次傳入了執扇耳中,不過這一次,他們要打要殺的物件變成了她自己。好在執扇別的本事沒有,惹事生非再逃之夭夭的本領那可是天界一絕,加上凡人與神仙體力懸殊巨大,是以她不僅沒被砸到,還邊跑邊回眸望向對自己窮追不捨的‘熱心群眾’,得意洋洋的同他們揮手挑釁,最後足底生風朝西南方跑去。

西南方是若離被煽飛的方向,確認甩掉眾人後,執扇又開始放緩腳步,邊走邊喚著‘禿鷹’,問它還活著嗎?死了沒有?

此事雖因她而起,但糾其根結還是因那群凡人見淺識薄,又太過濫好心所至。

在凡塵,許多人會錯將鴟鴞,鷹鷙以及鵬鳥混為一談,認為它們都是竊賊,是令人厭惡的存在。

事實上,三者雖同屬梟類,但鴟鴞大多數時間都是晝伏夜出,且喜食田鼠昆蟲一類,因而並不會出現捕食嬰孩,家禽等行為。至於那報喪鳥,不祥鳥的稱謂,不過是因其叫聲怪異,凡人怯恨交加從而以訛傳訛的謠言罷了。反之,若離作為博淵的伴生獸,更是一種祥瑞的象徵。

仙神得道,無外乎於功法自修而羽化成仙者,與品行純善,死後投身仙道者兩種。

昇仙者,也有能力提點身邊生靈共赴九霄,這些被點將的生靈便成為了他們的神侍,繼續伴其左右,護其安危。

伴生獸的由來則是因昇仙者自身要投入神仙道,他們身邊的生靈只得與其一同轉世投胎,化作伴生靈或伴生獸與其共生。

最初的時候,伴生靈/獸只能屈身於小仙神們的神識裡,待小仙神們足夠強大方能成功將其召出,再作為神侍常伴其左右。

若離則有所不同,它是在博淵出生第七日被天帝強行召喚出的蛋形伴生獸。

當時,小殿下不知何故哭鬧不止,‘太微玉清宮’中一眾仙娥連同天后都對其束手無策,最後是從凌霄寶殿匆匆趕來的天帝發現了其中端倪。小殿下哭鬧的原因竟是神識裡的伴生獸提前覺醒了,且伴有破殼而出的跡象,天帝不忍幼子受苦,便強行用神力將蛋形伴生獸召喚了出來。

這枚小蛋獸也是頑皮的緊,一經喚出便滿屋子亂蹦亂滾,驚動了整個太微玉清宮的仙娥侍從們相繼出動,竟也未能將其捕獲。

直到小殿下停止哭鬧它才自己蹦噠進了搖籃裡,不急不緩的將蛋殼啄出一小洞,探出它圓溜溜的腦袋瓜盯著小殿下歪頭側腦的瞧。瞧著瞧著就從蛋殼裡擠了出去,並撲扇著羽毛稀疏的小翅膀,蹣跚著步子鑽進了小殿下的被褥裡,仰面一躺,竟是化作一個赤條條的小嬰孩拉著小殿下的小手咯咯樂個不停。然後,博淵也就跟著他笑了。

此情此景將太微玉清宮一眾仙娥侍從都給逗樂了,就連嚴正厲色的天帝也是忍俊不禁。天后心感甚慰,想著博淵身邊能有這樣一個蠢萌的小玩伴作為神侍常伴左右,他長大以後也不會太過無趣,逐命令仙娥們將小鴟鴞與博淵一同精心照料,併為它賜名若離。

深得天帝天后喜愛的若離,除神侍身份無從改變外,其餘吃穿用度都享受到了太子殿下同等優待。也正是因此,若離逐漸養成了自命不凡,傲嬌無禮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