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匪兵已經在沙柳林中修築起了數道防禦工事。這裡,將會成為張拯立身的地方。

轉身進了大營,張拯獨自踏進了專屬於他的中軍帥帳。有了張浮生和黃家豪這兩位身手不凡的高手鼎力相助,邱十三在短時間內拿下叟無欺應當不是什麼問題。

所以張拯現在要思考的是當從叟無欺身上得到了確切的訊息之後,如何做出正確的應對。

如今西州的局勢看似明朗,但張拯心中卻有一抹陰霾縈繞在心中一直揮灑不去。

李世民雖然沒有和自己透露過他的真正意圖,但靠猜張拯也能猜出來一些。

既然先取西州,那李世民肯定是要親征薛延陀,而後順手鼎定西域之地的。

因為歷史上的李世民就是這麼幹的。或許是因為張拯到來的原因,如今大唐的國力對比歷史上的貞觀九年要強大了許多。

在歷史上,李世民收復西域本該是貞觀十四年的事情,在這個歷史時空之中卻是整整提前了五年。

但有些事情張拯能夠改變,譬如推動歷史的發展程序,透過一些後世的手段,使大唐能夠更加快速的積攢國力之類的。

但是一些事情張拯卻完全沒有辦法改變,比如大唐這些締造者的守望者的壽命。

李淵在原來的歷史時空之中,是貞觀九年六月份去世的,而現在已經接近七月份。

也就是說遠在長安大明宮裡養老的李淵應該是已經嗝屁好幾天了。偏偏這個事情只有張拯一個人知道。

其他人,包括許敬宗和蔣幹在內的一種西州官員,或多或少都能猜出來李世民的真正意圖。

但他們的心思張拯也能猜到,無非既然西州已經到手,那援軍自然也就不遠了。

因為如果大唐不能乘勢收復西域,那奪取西州完全就是一步死棋。只有張拯明白因為李淵的事情,西州是不可能有援軍的。

而這個事情,張拯還沒法和其他人說,說了就是大不敬,太上皇那也是皇啊。

誰敢胡亂議論上皇生死之事。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西州官場之上權力最大的兩個人卻還在因為兵權之事內鬥,怎麼看都有一股子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的意味。

偏偏張拯又不得不如此。帥帳之內,張拯整整枯坐了一個時辰。直到帥帳之外傳來一陣混亂的叫喚聲,也沒能想出太好的辦法。

西域諸國的聯軍在人數上已經形成了對唐軍絕對的碾壓,這一戰,不好打啊……

“少郎君……”帥帳之外響起了邱十三的聲音,驚醒了沉思之中的張拯。

定了定神,張拯知曉應當是三人已經得手了,便對著大帳外開口道:“進來。”下一秒,邱十三率先掀開了帥帳的門簾走了進來,手上還拖著一根繩子。

緊接著,張浮生和黃家豪二人也踏進了帥帳,兩人合力將一個五花大綁的人形物體丟在了地上,然後朝張拯道:“人給你帶來了,是他吧?”張拯上前幾步,看了一眼躺在地上不省人事的叟無欺點點頭道:“是。”然後轉頭朝邱十三吩咐道:“弄醒他。”

“遵命。”聞言,邱十三來到昏迷的叟無欺身前,對著他踹了兩腳,然後笑道:“我知道你早就醒了,這一路上沒有發出一點聲音,倒也算個聰明人,既然是聰明人,就該知道我家少郎君找你是為什麼,再不起來回話可別怪我用尿潑你了啊。”邱十三幾句話說完,躺在地上的叟無欺果真睜開了雙眼,而後轉頭對著張拯咧嘴一笑道:“我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不是應在許敬宗身上就是應在你身上,果然被我猜對了。”見叟無欺當真是在裝暈,張拯也不奇怪,只是似笑非笑的看著叟無欺道:“叟長史,又見面了。”

“鬆綁!”最後一句話,卻是對著邱十三說的。解開了身上的繩子,叟無欺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肩膀,而後轉頭朝叟無欺說道:“閣下以迷藥暗算叟某,算不得好漢。”

“你一個賣主求榮,殺兄霸嫂的人也配和邱某談好漢二字?”邱十三看著叟無欺的眼神有些不善,言語之中自然更談不上客氣。

叟無欺聞言並不生氣,淡淡的笑了一聲:“呵呵,時勢所逼罷了。”

“行了,想吵架你倆慢慢吵,叟無欺,把我想知道的事情告訴我,我放你離去。”張拯眉頭微微一皺,忍不住出言打斷了兩人的話。

叟無欺聞言一愣,轉頭朝張拯問道:“不知道別駕想知道什麼事情?”

“別跟我裝傻充楞,既然你能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那就說明你心中必然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方式,不是拼死抵抗就是老老實實的交代一切,既然你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那就痛快點,省得浪費彼此的時間。”

“哦,別駕怎知叟某人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叟無欺輕咦了一聲,有些好奇的反問了一聲。

“因為……”張拯正欲出言解釋,但就在這個當口,叟無欺忽然一個鷹躍朝坐在主位之上的張拯撲了過去。

其速度之快讓人只看見了一個殘影。

“爾敢?”張浮生率先做出反應,瞬間拔劍欺身而上。說時遲那時快,方才還在正常交談的幾人怎麼也不會想到叟無欺竟然會突然朝著張拯發難。

邱十三更是被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心跳都慢了一拍。眼看叟無欺的鷹爪已經直取張拯的門面,這才一個助力飛身而上,卻也只是抓下了叟無欺衣服的一角碎片。

坐在主位之上的張拯倒是很淡定,叟無欺跟自己的距離至少有六七米。

看似短短六七米的距離,但在這一刻,這六七米就是天塹。在張,黃,邱三人的護衛之下,要是還能讓叟無欺近身,張拯不如自己抹脖子算了。

局勢果然如張拯所預料的一般,就在叟無欺的鷹爪距離張拯的面門不足一尺的距離時,張浮生的劍尖也抵在了叟無欺的咽喉之上。

“身手不錯。”張拯伸手鼓掌,淡淡的看著和自己距離不足一尺的叟無欺誇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