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上以上好的黃花梨木鋪做地板。

地板上固定了幾個木桶,桶裡裝滿了大塊的冰。

整個馬車內部涼涼的像是安裝了空調。與炎熱的長安完全就是兩個世界。

兩側的牆壁以上等絲綢屏風裝飾,寬闊的座位,與其說是座位,倒不如說是直接在馬車裡放進一張床。

墊在座位上的更是從波斯漂洋過海來到大唐的羊絨毯。

張拯往床上一躺,柔軟的羊絨便窩陷進去,起身之後又恢復了原樣。

床頭還有單獨的書架,書架上一眼便能看到如今讀書人主流的儒家書籍。

馬車內部沒有鑲金鑲銀,卻是盡顯奢華與典雅。

張拯躺在床上,隨時在馬車內壁上搗鼓了一會兒。

便抽出一個暗格,暗格分三層,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點心。

張拯對那些點心看都不看一眼。

直接從第三層裡取出一隻銀壺。

扭開銀壺的蓋子,直接上手從桶裡抓了幾塊冰丟進去。

輕輕搖晃幾下,也不用杯子,對著壺嘴就是一陣狂飲。

不出意外,依然是張拯最愛的葡萄釀。

唐朝的酒,度數太低,喝起來還有一種酸澀的味道,像是糧食腐爛的感覺。

唯一算得上烈酒的三勒漿,張拯喝著也是一股子腐爛的水果的味道。

唯有產自西域龜茲的葡萄釀,酸酸甜甜的,非常符合張拯的口味。

國公府的小人小廝都知道張拯這個小愛好。

所以府中任何張拯有可能坐下休息的地方,總少不了一隻這種產自西域的雕花銀壺,已經壺中的葡萄釀。

萬惡的封建主義二代生活,算是讓張拯給玩明白了。

又從暗格裡取出一隻用荷葉包裹住的烤雞。

張拯就這麼用抱著一整隻開始啃,不時的飲一口酒。

神仙的滋味也不過如此了。

隨著馬車搖搖晃晃,終於在太陽落山之前,浩浩蕩蕩四五百人的隊伍開進了劉家莊鄒國公府別院。

元氏指揮這府內下人去忙碌,別院的管事劉二看這陣仗更是笑得牙不見眼。

張拯沒有去管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

既然來到了別院,整個莊子都可以算是張拯的人,完全可以信任。

也就沒有裝下去的必要。

吩咐親衛陳瑀叫過來劉三,張拯便跟著劉三悄悄出門了。

劉三也不敢大意,早已讓其他巡邏的人在府門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