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何所依從玄武莊回皇宮。

路過外面的街道時,聽到百姓們議論的聲音。

“聽說皇上要給太子選側妃了,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了,這種事情上,哪有人敢亂說。”

“不是聽說太子和太子妃的關係很好嗎,為什麼會同意讓太子納側妃?”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舅舅的大表哥的侄子,在東宮做事,聽說太子妃流產以後身體一直不好,皇后娘娘覺得太子不能沒有孩子,所以才想給太子納一個側妃。”

“原來是這樣啊,我就說呢,明明一直以來太子和太子妃的關係都很好,怎麼就突然提出要納側妃的事了。”

“這樣有些不妥吧,發生這樣的事情太子妃本來就很難受啊,還要讓太子再納一個側妃回去。”

“太子妃再難受有什麼用,在皇家的人眼裡,永遠都是子嗣重於感情的。”

“這對於太子妃來說太不公平了,流產是她想發生的嗎?孩子都沒有了,現在又要多一個人來搶她的夫君。”

“嫁在皇家,面對這種事情是必然的,更何況她的夫君是現在的太子,日後的皇上。”

“罷了罷了,這些事情不是我們這些人可以議論的,被有心人聽見了又是一場禍端。”

“說的也是,算了吧,各做各的事情去。”

“等一下等一下,你們都說太子要納側妃了,那是什麼時候開始選側妃呢?”

“這你都不知道嗎,就是幾日後的重陽節呀。到時候以過節的原由請各位達官貴人家的小姐入宮,再從中挑到合適的人選。”

聽著這些話,何所依有些不知所措,原來太子要娶側妃的事情已經人盡皆知了嗎?竟然在街頭也可以隨處聽見大家的議論。

而且竟然就是幾日之後的重陽節,難道說皇后就這麼著急嗎?連緩衝的時間也不願意給她太多。

可何所依又能怎麼做呢,該說的話她在皇后面前都已經說過了,可是很顯然並沒有什麼用,那現在就只能等著,甚至側妃進門的時候她還要笑臉相迎。

想到這裡,何所依有些自嘲的笑了笑,到時候笑臉相迎又有什麼呢,若是沈霍的心去了別處,怕是有人要踩到她頭上來了。

搖了搖頭,何所依繼續往皇宮的方向走去,不再把聽見的這些事放在心裡。

而議論太子要納側妃一事的不只是街頭百姓,那些達官貴人們對這件事情也很是關注。

就比如此時的一位大人府中,後花園的亭子中坐著幾位官員,打眼望去,那幾位官員都是家中有女,且年齡正符合此次選側妃的條件的。

一位看著頗為精明的大人說道:“此次的話,我府中嫡次女想要前往一試,對於她想必幾位大人都有所瞭解,不說勝券在握了,可也是心裡有些數的。”

另一位大人好似對自家的女兒不懷信心,順著前一位大人的話說道:“陳大人。您府中的嫡次女我們自是知道的,此次入選的機會很大呀,若是有緣飛黃騰達了,可別忘了我們。”

對面的那位大人聽了這話有些不服氣,開口反駁道:“這話說得有些為時過早了吧,我府中長女也並不差,到時誰勝誰負還未可知。”

也有人對這場爭吵並不在意,淡淡地說:“你們現在說這些都有些早了,是不是忘了還有杜將軍的女兒?”

“杜將軍的女兒會對太子側妃感興趣嗎?”

“想必杜將軍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居於人下吧?”

“但是你們誰知道杜將軍究竟是怎樣想的,再說杜將軍的女兒也不一定會居於人下,以杜將軍的心思和權謀,若是要想辦法將太子妃拉下位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這話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可是到底怎麼樣誰又能說得準呢。”

“我們現在先不要想這麼多了吧,一切先看看杜將軍那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