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此時這麼著急著的為沈霍後宮中查插人,莫非是別有用心?皇上心中如此想著,看向皇后的目光中便透著一絲謹慎。

然而皇后卻好像沒看到似的,依舊自顧自的說道:“詢兒若是想往自己房中添人,臣妾自然是求之不得。可現在的難題是,詢兒他不願往自己房添人,如若不然,臣妾也不會求到皇上跟前來。”

皇上聽言,倒是絲毫不以為意。“詢兒即是不願,那變隨著他去罷了。況且,詢兒身為太子,每日應當多將精力放於國事上。後院姬妾,不過是一眾玩物罷了。莫要因為這些姬妾,耽誤了國事。”

況且沈霍作為太子,每日公務本就十分繁忙。加上皇上有心歷練,公務更是多不勝數。在此等情況下,又哪裡有時間去搭理後院眾多姬妾?

皇上自己也是一代明君。國務繁忙起來,住在御書房中半個月也是常有的事。因此沈霍納不納側妃,皇上還真沒意見。但是皇后此次前來,便是要求皇上為此事做一番決斷。不過既然皇上如此說了,皇后自然也不可能拆自己兒子的臺。

“皇上言之有理,不過自從側妃被打入冷宮,太子妃小產,詢兒身邊現在連一個伺候的人都沒有。太子妃自小產後,身子便十分虛弱。如今還要每日伺候著太子,著實有些太過勞心勞力了。”

皇后說這話的時候,眼底一片心疼。她是真心喜歡何所依,哪怕之前楚和懷孕,皇后待楚和好,那也只是看在楚和肚子裡面沈霍孩子的緣故,但是即便如此,皇后心中依然是疼著何所依的。

這個兒媳婦是她親手挑的,溫柔賢惠,知書達理,沉穩大方,聰慧機敏。相貌家世,也是一等一的好。而且性質也與她合得來,平日沈霍公務繁忙,都是何所依陪在皇后身側。

因此皇后也對何所依格外疼愛了些。皇上聽到皇后所言,端茶的手略微停頓了下。皇后不說,他還真沒注意到這件事情。按理說,沈霍作為太子,哪怕東宮中,姬妾成群,那麼旁人也不敢多說什麼。

出宮開府的幾位皇子,哪個後院之中不是姬妾成群?更有甚者,家中小妾無數。外頭還養著外室。即使如此,旁人又能說什麼?最多是讚一聲風流罷了。

與那幾位皇子相比,沈霍也未免太過於潔身自好了些。皇上想到這裡,便皺了皺眉頭。兒子潔身自好是好事,但是身為一國太子,太過潔身自好,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皇上沉吟了一番,緩緩開口道:“此事,皇后有何看法?”

皇后坐在殿中半天,等的便是這句話。當下眼睛一亮,答道:“臣妾此次前來,便是想與皇上商議此事。”皇上聽言,皺了皺眉頭,道:“詢兒後宮之事,朕不便插手,皇后一人定奪即可。”

這邊是將權力放給皇后了,皇上原以為皇后會歡歡喜喜的離去,卻未曾想到,皇后搖了搖頭,輕聲道:“皇上,在來您這之前,臣妾也去過東宮,將此事說與詢兒和何所依聽。但是他二人夫妻感情美滿,拒不同意納妾之事。因此,臣妾想求皇上下道聖旨,為太子選妃。”

皇上聽言,略微思考了一番,也就同意了。畢竟沈霍作為太子,後宮之中卻只有何所依一人,這本就不合規矩。以前這事還未曾被提起,皇上便睜隻眼閉隻眼過去了。

但此時,此事已被皇后提起,雖說沈霍不願,但是此事哪裡由得他願意不願意?皇上若是下了聖旨,沈霍即便再不願,難道還能抗旨不遵?並且為了大周皇嗣繁衍,沈霍後宮之中也確實該添幾名侍妾了。

不然日後,若是被有心人傳出,他大周皇太子,已過弱冠之年,卻仍膝下無子。豈非有損大周國威?

如此思考一番,皇上便也就同意了皇后的提議。“即使如此,那朕便寫一道聖旨,賜與太子。不過太子側妃人選,皇后可要好好斟酌。莫要在將像楚和那樣的蛇蠍毒婦,娶進我皇家的大門。”

要知道,皇家的側妃,那可是要上玉牒的。一個楚和,就夠皇上噁心的了。由此可見,楚和當日所做之事,在皇上心底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皇后達到自己的目的,自然喜不勝收。“臣妾叩謝皇上,此次詢兒選妃,臣妾定然會親自把關,定不讓皇上失望。”

皇上聽到皇后如此說,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朝著一旁的御案走去。海公公見狀,連忙上前為皇上攤開聖旨,隨後又加蘸飽墨的狼毫筆,遞給皇上。

皇上接過筆後,不過半盞茶時間,便寫好了聖旨。皇上原本想將甚至交給皇后,但是後來又想了想,將聖旨交給了海公公。皇后臉上這才露出一抹真切的笑容。

皇上此番舉動,無非是要維護皇后罷了。如若不然,此番甚至由皇后親自帶到東宮,難保何所依與沈霍心中不會對皇后產生怨言。所以此事,還是交由海公公辦比較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