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也聽懂了,鎮北王府想要重振旗鼓,必須將一些關係重新撿起來,或是發展一些新的人脈。

她不著痕跡地看了眼李清懿,先前怎麼看也不順眼的情緒去了那麼一分半分。

因著碧波樓,大家便說起京城之前的各種見聞,公孫南姐妹幾人,只有大姑娘公孫晴年幼的時候在京城呆了幾年,其餘都是在老家那邊出生的。

公孫恬和公孫南連同幾個庶女,這會兒都支稜著耳朵聽大人們說話,心中對京城生出無限好奇。恨不得用一隻耳朵就將京城給逛個遍。一邊聽,一百邊詢問李清懿,說說笑笑一屋子和氣。

二房三房都想與李清懿交好,李清懿也有收攏人心的意思,自然兩相得宜。

一旁坐著的鎮北王妃看著眾人對李清懿的態度,笑容如常,眸間卻藏著一絲疑惑。

怎麼李清懿的行事與主子說的差了這麼多?洞房花燭真是那條蜈蚣出了差錯?

還是被察覺了?

李清懿沒死,後面主子交代的事也就沒法往下辦了。

要不然,慫恿慫恿魏家那幾個……

想到這,她不由得微微走神,等回過神來,發現眾人竟然都看著她。

林氏難得露出一絲尷尬,笑問:「怎麼了?」

袁氏笑道:「王妃想什麼這麼出神,我是覺著……老夫人回京後也還一趟都沒出府呢,怕是悶得慌,不如咱們今日就定個行程可好?」

鎮北王妃是年年回京,二房三房卻是多年未曾踏入京城了,別說公孫南她們想出去逛逛,就是她也想出門看看,但做兒媳婦的,不能想什麼是什麼,得看婆母的意思,得把老夫人擺在前面。

林氏看了眼老夫人,見她竟然不反對,顯然是李清懿暗指的「交際」起了作用,她趕緊拿出一臉親和,跟眾人商量起章程來。

李清懿端起茶盞細抿,嘴角勾起一絲笑來。

看來王妃也並非無懈可擊,只要找對方法,總能找到破綻。

出門的話題告一段落,老夫人問洪氏,「也不知道晴姐兒好些沒有?咱們回京匆忙,也沒顧得上她。」

聽老夫人提到公孫晴,洪氏的面色黯然了幾分,「先前我去看她時,她已經好多了,至少比先前強出不少去。」

李清懿聽見二人說話,注意到老夫人口中的「回京」二字。

是回京,不是來京城,就說明老夫人這麼多年對鎮北王府的遭遇耿耿於懷,並希望有朝一日王府能夠重整旗鼓。

當然,不難猜測她是將希望寄託在了公孫意身上。

她想了想問道:「怎麼?大妹妹身子不好?」

洪氏還沒回答,公孫南就心直口快地說道:「才不是,大姐嫁人前都好好的,現在身上的病,都是被賀府那些個糟心事給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