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殿下方才說什麼青州,是什麼意思?”

被李佑好一頓勸,韋敏漸漸放下心中氣惱,轉而關注起李佑手裡的信。

先前李佑那般傻樂,顯然這封信很是重要。

李佑笑著揚了揚書信:“這是青州送來的書信,我那爪哇人參,有下落了!”

“爪哇人參?是不是河間郡王送來的那東西?”

韋敏依稀記得,前陣子李佑從李孝恭那裡得了一個寶貝,還煞有介事地將那寶貝分成數份,放到缸裡栽養起來。

“對!”

李佑笑著解釋:“我手下的人已經找到那商船下落,只可惜那商船出海了,還要再等一陣兒才能回青州。”

“等那商船回青州,本王就能得到更多爪哇人參了!”

他越說越興奮,手舞足蹈活像是找到了什麼稀世寶貝。

韋敏看得愈發好奇:“那人參,當真是寶貝?我可是瞧見過人參的,與你那寶貝可不大像的……”

李佑笑著搖頭:“那不是人參,而是一種作物,名叫紅薯!”

“紅薯?那是什麼?”

韋敏更迷糊了,這一會兒人參,一會兒紅薯的,究竟是叫個啥名兒?

“就是和稻、麥、粟一般的東西,能當作糧食下肚充飢的玩意兒……”

聽到這個解釋,韋敏才依稀對李佑口中的“紅薯”,有了些許概念。

她隨即皺起眉來:“原來只是充飢的作物啊!那有什麼稀奇的?”

在韋敏看來,那是最不值錢的玩意兒,比之什麼“爪哇人參”來,要差得遠了。

也不知道殿下為何這般執著,非得尋那紅薯……

“唉,你這就不懂了吧!”

李佑自信地笑了笑:“那紅薯可是高產作物,一畝地裡能產數千斤呢!”

“千斤?那是很多很多麼?”

韋敏哦了一聲,她對於糧食產量毫無概念,並不知曉李佑口中的“千斤”,究竟是多是少。

她隨即補充道:“即便產量很高,那又如何?殿下您難道還缺糧食?”

這回一說出來,立刻引來李佑的白眼。

李佑搖著頭苦笑:“本王自是不缺糧食的,可是天下間的百姓呢?這世間那麼多窮苦百姓,可是有很多人吃不飽飯的!”

“吃不飽飯?”韋敏驚得張大了嘴。

李佑又笑著解釋:“你方才不還說,百姓們都在罵本王嗎?本王若是找到這紅薯,將之推廣種植開來,那些窮苦人家吃飽飯了,還會說本王的不是嗎?”

韋敏聽得有些迷糊,百姓們罵你,你咋還顧念著讓人家吃飽飯呢?

但細想之下,李佑的做法,並無不妥。

身為皇子,顧念百姓死活,這本該是值得誇讚的事兒。

只是……

韋敏想不明白:“這天下間,真有那麼多人吃不飽飯嗎?”

韋敏出身豪門,平日所接觸的,都是豪門貴戚。

即便到街市上,所見的也都是那些闊綽商戶。

她對於尋常百姓的生活,全無概念。

在她看來,這世間該是極少有人吃不飽飯的。

所以,李佑如此大費周章地尋找什麼“紅薯”,全成了吃力不討好的事兒。

李佑翻了翻白眼,頗為無奈地搖著頭:“你出身豪貴之家,自然是不知道窮苦人家過的什麼日子。有空你去那貧民聚居之所瞧一瞧,便能知曉,本王所尋的這紅薯,究竟有多厲害了……”

“貧民聚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