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近來的熱議話題,是那御史大夫劉承基全家慘死之事。

在眾人看來,李佑無疑是最大嫌疑人。

雖然有不少官員看在烈酒、桌椅的面子上,替李佑說了幾句好話。

但這也改變不了李佑嫌疑最大的現狀。

所有官員們都在等待,天子何時出面,料理此事。

可等著等著,非但沒等到天子懲治李佑,卻等來了太子“足疾加重”的旨意。

這可叫大臣們徹底亂套了。

太子與劉承基,可是也有關聯的。

李世民在這風頭上,不去懲治齊王,反倒將太子徹底幽閉,同時剝奪了他一切職權。

這不明擺著,太子與那劉家縱火案有關嗎?

有人已在猜想,太子是幕後主使,縱火案不過是他針對李佑的又一次陰謀。

當然有人仍在堅持,李佑才是真兇。

但這兩方人馬,很快就都放下執念,不再關注此事。

因為朝堂上,還有一件更為重要的大事——高昌作亂。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外患所吸引,哪裡還有人顧得上區區一樁縱火案?

……

相較於朝堂,民間的訊息要閉塞得多。

畢竟,西征高昌是軍國大事,沒那麼快傳播到民間。

百姓們仍在熱議縱火案,畢竟這事幹繫到尋常百姓的性命安危。

皇親貴胄,仗勢欺人,縱火殺人……

這種種要素,正能激起百姓的共情心理,自然讓百姓念念不忘。

但凡遇到這種事,百姓們自然而然地,將自己代入到那弱勢的一方。

雖然御史大夫相較於平民,已算是天大的官了。

但相較於齊王殿下,卻是微不足道的。

百姓們憤憤不平,言談中對李佑大加批駁,大有替劉承基打抱不平的意思。

你李佑今天敢放火燒那劉府,敢殺那劉大人一家……

天曉得你哪天看哪個百姓不順眼,就放火燒咱老百姓的房子,殺咱們無辜百姓了?

這般推理邏輯縝密,順理成章。

於是乎,李佑在民間的形象,又一落千丈。